第434章 泼凉水(13 / 14)
bsp;有些人谨小慎微,对经济政策理解不到位,会出现相反的思维。
以市场经济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却不知真如洪水猛兽来了,他想要再防备,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其实工业领域很多企业都有针对市场做出的调查和思考。
这一工作现阶段是作为计划生产和票据服务的一种辅助。
以纺织三厂为例,他们需要知道今年京城地区需要多少棉布,需要多少花布等等。
当然,啥都需要,现在只要有,就不缺卖。
可市场会反馈出疲惫的一面,从去年夏天其实就能看得出,市场上已经展现出了活跃的一面。
以前鸡蛋难见,但现在并不是稀罕物了,虽然还很紧俏,可满足程度大大增加。
农业生产连年成绩提升,即便是在这个时间段,还是在丰收。
整体市场在增加生产总值,组织个体在服务生产过程中,是不是要对形势做出研判和调查?
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工厂的领导,案头上都摆着一份日历。
他们的工作要记录在上面,而下个月的工作计划也在上面。
计划是哪来的?
一部分是上面拨下来的,一部分是下面反馈上来的,剩下的便是主动调查来的。
上面下来的其实就是计划生产部分,下面反馈的就是调整生产部分。
剩下的部分,就是各工厂都存在的,超额完成任务后,被划入市场的那部分商品。
市场对这些商品的接受程度直接反映出产品的质量和可接受程度。
以前都是生产暖壶,没人在意它的样式,铁的,笼食的,管它笨重不笨重,只要结实耐用就行了。
但推到市场上是这么回事吗?
当然不是,一直都有出现的藤编或者竹编暖瓶外罩,甚至是后期出现的塑料外罩,对原本钢铁式的都是一种冲击和挑战。
当然了,这些东西如果是计划生产部分,供销社只卖它,你爱买不买。
或者是配给发放到单位,给个人,白来的谁会在意。
所以你会看到,这些厂领导看着计划生产订单不发慌,可看着计划外生产的市场反馈要挠头。
去年轧钢厂吃进纺织三厂棉布数以吨计,可今年依旧没有调整这种采购计划,甚至要减少。
你说为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