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一道篱笆三个桩(6 / 15)

加入书签

过身打量了李学武一眼,问道:“有没有一种成就感?”

    “红星厂汽车工业的火种毕竟是从你手中点燃的。”

    “您这么讲,我成就感没有,但自豪感十足啊——”

    李学武没接这老银币的话茬,笑呵呵地看着现场的氛围被数据公布所点燃。

    他理解程开元的心思,无非是担心景玉农杀他个回马枪。

    奉城一机厂的收购工作在辽东工业的干预下进展很快。

    该说不说,有政策支持的项目,一路开绿灯实在是爽到不行。

    阻碍收购时间和进程的,恰恰是红星厂自己。

    因为景玉农听了李学武的建议,严格按照收购流程执行的兼并收购工作。

    也就是说,从调查到核查,再到资金、资产、人事等核心资产的盘点后,组织讨论和研判,再执行评估和收购方案的调整。

    很复杂和繁琐,辽东工业看了都要说一声专业,可有必要吗?

    辽东工业支持红星厂收购奉城一机厂,甚至红星厂刚刚露出要在辽东继续投资的态度后,驻京办就来了电话,要地给地,要厂给厂。

    这么主动的配合,红星厂反倒矜持了,是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当然不是,李学武给景玉农解释的清楚,景玉农见辽东工业的负责人也解释了个清楚。

    红星厂家大业大,奉城一机厂收购案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无论有没有获得地工业的支持,红星厂都要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和客观规律来执行。

    在工作中,红星厂要摸索出一套完整有效,对双方都有保障的合作方案,不仅仅是对红星厂负责,也是对辽东工业负责。

    这一番话自然得到了辽东工业的认可,甚至安排专人进驻收购小组观摩学习。

    从收购案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景玉农从上个月月初离京,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

    当初支走景玉农,李怀德就别有用心。

    现在景玉农回来,李怀德的布置已经成型,无论是老李还是老程,都得给对方个交代。

    三产工业的火苗是李学武点燃的,也是李怀德主持的第一个变革项目。

    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景玉农的手里,李学武更多的是总设计师的角度。

    不是汽车设计师那种玩笑称呼,而是从制度到经营,从人事到财务等等方面的设计。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