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前夫(9 / 13)

加入书签

路口处拐向了河畔大街,围行三产路,围红星厂的厂区绕行一圈。

    这一路上不仅能看到河畔大街上正在装修施工的红星联合第一医院、已经交付使用的联合工业学校、正在施工的工人新村住宅区、商业区等等人文工程。

    还能沿着三产路看到道路两旁的三产工业区、食品工业区和已经建成的火力发电站、实验室等等。

    兜一圈回来,才是红星大道,右手边是红星轧钢厂的厂区,左手边则是预留的办公区和活动区。

    这一趟下来,变相等于给红星厂做了宣传了。

    反正人都在车上了,怎么走,怎么安排,看什么,不都是红星厂说了算嘛。

    车队逐一有序地停靠在了河畔码头的停车场里,一阵阵的开门声响起,又是一阵阵的关门声响起。

    从车上下来的众人,多半是在讨论着沿途看到的红星厂厂区,以及亮马河工业区的建设情况。

    很明显的,从城里出来的一路上,是到了亮马河工业区路口以后,看见那座高高的标志牌以后,沿途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硬说有什么不一样,可能更规整、更干净、更具有艺术气息,也让人从方块城市中走出来后耳目一新。

    灰色和黑色的城市有了春天的颜色,道路两旁没有了大大的标语和乱贴的彩纸。

    道路和街道的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排水、红绿灯、和道口的设计更加的先进和便捷。

    这些都让车上的人感受到了亮马河工业区的不同。

    示范区就得有示范区的样子,要还是老样子,还讲什么示范区。

    只看道路两旁的风景树和大道中间的绿化景观设计,都能让人明显感觉到这里是新型的城市样貌。

    红星大道不是很长,也就几公里,造一座小型微型城市,对于大国来说无关痛痒。

    但对于车上的工业先行者们来说,拥有造城能力,且敢于实践的红星厂,是他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合作对象。

    河畔码头,早有送行的队伍在此准备,锣鼓喧天,红旗招展,鞭炮齐鸣……没有人山人海。

    但红星厂的热情和好客这些客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也让随行队伍中的钢城和营城的负责人感受到了压力。

    送行队伍如此的热情,迎接队伍少了行动,会不会引起船上客商的不满啊。

    所以,赵二山和高大海两人纷纷给司机留了纸条,要求他们回去后,立即将纸条上的内容传回市里去。

    吉利星船舶是安德鲁借给红星厂的,船员已经全部替换成了红星厂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