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确认过眼神(8 / 13)

加入书签

选址干什么?

    你可说了呢,关系大了。

    红星厂同京城工业早有约定,红星厂坚持要迁轧钢厂去往钢城,节省运输成本和建设成本。

    更是为了完成亮马河工业区的整体建设规划,迁走重工业。

    可京城工业不舍得轧钢厂这么好的重工业资源,双方僵持了一局,达成了最终的约定。

    既然红星厂要在钢城建设全新的轧钢厂,使用全新的设备和全新的生产工艺,那旧有设备和技术将面临淘汰的局面。

    说是旧设备,可此前红星厂并没有新建工厂的计划,每年都有设备更新和改造,所以是比较有生产力的轧钢工业。

    红星厂不要这些工艺和设备了,京城工艺又舍不得,双方一拍即合,在丰台选了块儿地,建设新京城第一轧钢厂。

    好了,红星厂要负责协助新京一厂的选址、建设、拆迁和恢复生产力等等一大堆的工程,直到这里完全自主运营。

    有人问了,红星厂这是闲的吗?卖设备还带手把手教的?

    这不是闲的,这是为了省钱。

    新厂还没建成呢,旧厂还没拆迁呢,所有设备和工艺就都卖出去了,减少了折损和土地占用率,这是不是省钱?

    有新京一厂兜底接盘,一些不愿意跟随新厂去往钢城的职工有了安置和接收的单位,是不是省了一大笔安置费?

    用了红星厂的设备和工艺,又延续和接收了部分红星厂的工人,那新京一厂是不是还得使用红星冶金厂的材料啊?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好处,还有很多隐藏在背后的优势呢。

    双方达成合作意见,减轻了红星厂在集团化过程中京城工业反对的力度,也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基础。

    而且,新建京一厂不花钱的吗?

    “市里有自己的建筑公司。”

    鸿运一号车上,是工业负责人赵富春好笑地看了李学武一眼,问道:“我们凭什么非要用红星厂的工程队呢?”

    “因为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程建设项目负责啊。”

    李学武很直白地讲道:“新京一厂用的都是我们的设备和工艺,车间该怎么设计和施工,当然是我们更专业了。”

    “再一个,我们完全敢为自己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负责。”

    “啊,照你这话说,要是不用你们的工程队,出了机器与车间配套不符的情况,你们还不负责了呗?”

    赵富春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