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造大飞机?(5 / 14)

加入书签

“是要卖车还是买车?”

    “不买也不卖,是运营车辆。”

    李学武放下茶杯,简单解释道:“他们想引进咱们钢汽的几款车型用作城市出租车,提升服务形象。”

    “出租车运营?”张兢瞪大了眼睛,笑着讲道:“这倒是新鲜啊。”

    “有什么好新鲜的。”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他说道:“京城早就有出租车了,羊城那边也早。”

    你要让李学武说京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出租车的,那他还真说不准。

    因为据说从解放前,也就是清朝刚灭亡那会儿就有出租车了,不过那家叫飞燕的汽车行是法国人开的,倒也是京城出租车的鼻祖了。

    那时候租车的都是些外国人和国内的上层人士,价格贵得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

    再往后说,李学武就只知道首都汽车公司了,也是集团下来的文件,他这才仔细查了一下对方的历史。

    五一年四月份成立,最初的运营车辆是从各个部门征调来的。

    他印象中大街上跑的吉姆、吉斯等毛子车就是挂的首都汽车公司的牌子。

    再后来私人也可以干出租车,有能耐的掏噔来太脱拉、斯柯达等这样的新车型,京城出租车行业很是火了一阵。

    李学武记得以前都叫这种出租车为“野鸡车”,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停靠点,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还是公私合营以后了,也就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出租车行业遇冷了。

    头十年能乘用出租车的有几个普通老百姓啊,坐公交都觉得贵呢。

    那个时候的出租车主要是为重要会议和外事活动服务的,普通老百姓见得着坐不着。

    反正李学武小时候,乃至是直到今天他也没乘用过出租车,怕人家说他烧包。

    这个时候出租车的收费方式是按段计费,司机拿的是固定工资,收入并不高,不如大家猜想中的那么风光。

    头十年咱们跟北毛关系还可以的时候,京城的出租车大体是毛子和东欧的,比如华沙和伏尔加什么的。

    娄钰也是那个时候买的进口伏尔加,觉得有钱花不出去得享受享受。

    这些年进出口贸易受到了约束,虽然有个别人能继续享受高级进口轿车,可对于首都汽车公司来说想要出租车换代实在是不容易。

    就算这个时候运营的出租车数量不多,可就今天所持有的体量想要实现换车也是不容易的。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