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江湖规矩(2 / 13)
徐斯年认命地点点头,讨价还价道:“那明年你多给我要几个大学生吧。”
“喂?喂?艹,挂的真快!”
***
李学武手比徐斯年的嘴快,还没等他继续讨价还价便挂了电话。
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再看向对面的纪久征讲道:“你算跑的快,否则也有你一份。”
“呵呵,为组织分忧嘛。”
纪久征像是已经调节好了自己的工作情绪,很坦然地笑了笑。
这一次以集团副秘书长的身份来钢城是帮助李学武执行人员任职工作。
说是帮助,其实是集团委派他来此表态督促,希望辽东工业管理小组坚决落实待岗工人的分流转岗和安置工作。
现有岗位淘汰下来的几万人有拒绝出京而协调关系前往新京一厂或者京城其他工厂继续工作的。
也有珍惜红星钢铁集团福利待遇,选择竞岗或者主动调岗的。
无论是竞岗失败,还是主动申请调岗的,集团都得负责兜底。
建筑工程总公司、物流发展总公司、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这三家用人用工大户承接了绝大多数分流转岗人员。
其他三产工业和制造业接收人数比较少,甚至是没有。
因为这些人就是从制造业和工业系统淘汰下来的,哪有机会回流。
转岗就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车间工作,改为其他工种。
变化工种也意味着公司和待遇都会改变,工人当然不愿意,可没办法。
有人将后勤劳服公司也是吸纳下岗职工的大户,可在红星钢铁集团不是。
无论是劳服公司还是正在组织成立的物业管理总公司,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至少得获得职业技能等级。
登高作业、危险作业、动火作业等等,集团既然要实现综合型变革,就要在根本上完善管理制度。
而制度也是随着人员的流动而逐渐完善的,不能让职工岗位回流影响到已经完成人事变革的单位。
所以,现有的大学学历年轻一代正在挤压学历较低年轻干部的生存空间。
而拥有职业技能培训经历的即将毕业的中专生和大专生则与车间里的工人产生了竞争关系。
这么想,每年都会有集团着重培养和训练的年轻的、有文化的、更有发展潜力和技术标准的毕业生进入车间,而车间里的岗位是一定的,必然会有跟不上生产节奏的工人被淘汰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