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齐民要术(2 / 2)
来,以传万代,而供天下习之?”
贾思勰稍有些自豪道:“不满公子所说,我确实将这些年的所看所想,所感所悟写了下来,只是还没有完工。”
“哦?那可是太好,不知道贾卿所书何名?”
贾思勰道:“还未取名,暂称为《要术》!”
张富忍不住想蹭一蹭:“农耕为民之根本,民齐则天下齐。
不如就叫做《齐民要术》吧,贾卿看如何?”
贾思勰听后也忍不住赞叹:“好名字,感谢公子赐名!
老臣定会尽心尽力,将此书早日完结,以造福天下!”
和贾思勰交谈完后,张富便连忙赶到张鲁哪里,先是说自己又在成都掘了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才,并且简单将贾思勰的农耕理论向张鲁转述几句,张鲁听后也是颇为惊叹,连连夸赞!
然后张鲁也很是爽快,直接赏赐贾思勰在成都一座宅院和金银,让他留在成都。
张鲁现在可是丝毫不会质疑张富的眼光,毕竟他能走到今天从一个小小的汉中太守,到今天的大司马益州牧,全靠的是自己儿子的慧眼识珠!
所掘提拔的人才各个都是大才!
然后张富便开始说了重点:“父亲,儿臣想想等开春天气暖和后再次兴兵南下,彻底剿灭刘璋的残留势力,完成益州的一统”
。
这次,张鲁并没有欣然答应,而是脸色稍微有些忧愁,良久,缓缓道来:“南中地区山路崎岖,而且遍布沼泽,吾儿估摸着要打多久?”
张富也听出了弦外之音,肯定是现在益州的钱粮不足以支撑大军长时间作战了,毕竟没有谁用兵像他一样,连续征伐。
当年诸葛武侯北伐可也是休养生息数年才敢用兵一次。
即使是曹操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厚,也没有年年征讨。
他现在仅凭一个益州积攒下来的家底,又怎够这样用兵呢?
“短则半年,长则……”
张富如实回答。
张鲁又问:““儿啊,南中贫乏,值得兴师动众去争夺贫困之地吗?即使打下来了,恐怕也难开吧。”
“之前是的,但现在不一样了,贾思勰的能力我相信他可以改善南中的耕地环境,从而带来更多的农粮收入!”
张富坚定地回答。
之前他和张鲁的想法一样,刘璋已经翻不出什么浪花了,也不急于一时。
但正是贾思勰的到来,让他把彻底肃清益州提上了日程。
他可是相信农圣的能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