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o4章 郭子仪压轴(1 / 2)

加入书签

这还不算完,后面张富为了力捧郭子仪,还让郭子仪这个新上任的司州将军,来代替自己行使权力,在整个司州境内征募士卒,扬言这支士卒也是要亲自统领。

当然,这只是张富一时的措辞罢了。

但是,这套说辞可是很好用的,张富这样一说,郭子仪在募兵过程中可是格外顺利啊,许多人都慕名奔着郭子仪而去——这也很正常,有了寒铁卫这样的珠玉在前,大家都知道当太子亲卫队的好处了。

所以都挤破脑袋想去到郭子仪(太子)麾下效力,郭子仪也很轻松就招募到一支五千人的队伍。

然后张富又跟装样子似的,来到军中转悠几圈,赏赐一些酒食,后续就不咋过来了,至于操练的事情当然是全权交给郭子仪咯。

可以说,最早的五千士卒是打着‘太子的名义’诓骗来的。

不过后续让着五千士卒死心塌地跟着郭子仪,那可就是郭子仪自己的本事了!

乱世募兵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大家都更愿意跟随名气更大、官职更高、战斗力更强的将领。

道理也很简单,跟着这些人有战功可以拿啊,跟着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分配的任务也多半是不痛不痒的,很难立功甚至一飞冲天。

所以,大多数诸侯在募兵时候都是匿名制度,先招募上来后再进行分配补给,也可以理解为朝廷统一征募,统一分配。

一般有自己募兵权力,并且培育自己部落的将领都非常之少的。

早期军阀可能有这样的权利,但随着国家地盘越来越大,中央集权越来越狠,一般将领都没有这个特权了。

最常见的就是吴国,早期各路军阀齐聚时候,很多人都有自己部曲,后期打光之后,得不到补给,连同整个将领在内斗变得默默无名了。

比如东吴的凌统同学……

蜀国现在相对来说还是很轻松的,完全允许将领自己征募兵卒。

因为张富不需要中央集权,他对军队有着史无前例的掌控能力,蜀国军中的力量不夸张的说百分之九十都是张富提拔起来的,更何况还有很多一部分都是他召唤出来,知根知底的呢。

虽然张富允许将领私自募兵了,但也会有个先后顺序之分。

先后顺序不仅决定的兵源的优劣,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