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人工屏障(3 / 3)
长则半年!”
夏侯惇也是常年领兵在外的名帅,自然知道这些常识。
正如他说得那样,蜀国这座营寨是徐庶大半年前就开始修建了,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众人又走马转了一圈,毛阶感叹:“这蜀将确实不是平庸之辈啊,大将军你看,此处两侧临山,山道狭隘,难以通过大军。
而在两山之间,只有这数里宽的小道,蜀军就将营寨设立在此处,刚好构成了一道屏障。
我们要想过去,只能强攻了!”
夏侯惇听后,恍然大悟:“这么一看,确实是这个道理。
我之前还在疑惑,为什么蜀军宁愿向南阳郡后撤了十几里地,设置边境,原来是为了更好的防御啊!
蜀将也是够决绝了,将外面几百户人家都给迁走,只为了更好的防御!”
不错,徐庶建造的这个营寨选址也是非常讲究的。
要比原来也就是东汉朝廷分化的边境界限,往后退了十里。
也就是说,蜀国主动放弃了一部分土地,才构建了这么一道人工修筑的防线。
当然,放弃了土地,人口则是万万不能放弃,蜀国也不惜采取分土地,给予补贴等政策将现在边境外的几百户人家给迁到了境内。
徐庶这个做法也是经过张富同意的,当时张富和徐庶法正等一众智囊商讨过这个问题,知道袁术是朝不保夕,迟早会有灭亡的一天。
而且,新野在南阳郡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本来就是易攻难守的兵家必争之地,要想稳住这个地方,就需要提前未雨绸缪的谋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