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所求为何(5 / 7)

加入书签

nbsp;   二人见面相互行礼,起身后刘继隆才继续问道:“大德这是准备出门?”

    “昨日没好好看看山丹,准备好好看看这座被节度使几次夸赞的城池。”

    悟真如实回答,刘继隆闻言颔首道:“我也要巡视一下城池,若是大德愿意,可以随我一同巡视城池,我也可以为大德讲解。”

    “那就劳烦折冲了。”悟真没有拒绝。

    见状,刘继隆开始带着悟真及两名直白用双脚在城内闲逛。

    山丹城经过了刘继隆一年的治理,其城内的各种事物都能令山丹以外的官员、百姓产生好奇。

    例如小型的水转翻车,以及经留刘继隆设计的净水设施和排污清理设施,还有如河西犁、耧锄、露锄、虫梳、除虫滑车等等农具。

    刘继隆本想弄出有转向架的四轮马车,但木质的板簧承受不住压力容易损坏,而金属的板簧,以山丹的冶金技术又无法批量生产,所以这个计划就搁置了。

    反正北方都是平原,多轮马车有没有转向架都问题不大。

    “折冲,我发现山丹的百姓基本都是用铁质的农具,这是折冲您吩咐的吗?”

    走上城墙,悟真看着城外开荒的百姓,不免询问了起来。

    刘继隆闻言也有些错愕,反应过来后才询问道:“大唐难道不是这样吗?”

    刘继隆记得大唐每年产铁近千万斤,而大唐百姓数量不过才五六千万人。

    虽说制作甲胄与兵器消耗铁料较多,但百姓也不至于用不起铁制农具吧。

    “关中百姓自然是在用铁质的农具,不过许多百姓所用的铁质农具,质量往往不能长久。”

    “反倒是山丹百姓所用的农具质量上佳,便是用上五六年都不成问题。”

    悟真说着关中百姓所用农具和山丹百姓所用农具的不同,刘继隆听后点头表示了解,而悟真则是继续在观察山丹城。

    不得不说,山丹城的干净整洁程度远超他所见的任何城池,而百姓的面貌也是他走过那么多城池中精神、状态最好的,便是长安百姓都不如山丹百姓的精神、状态好。

    在山丹,悟真可以时不时瞧见一些有赘肉的农户,但在其他地方却见不到。

    正因如此,他在与刘继隆散步时,特意询问了刘继隆治理山丹的章程。

    其实刘继隆也没有什么章程,在今年秋收之前,山丹要么就是军管,要么就是半军管,所有粮食基本都是上交后再按劳分配,亦或者是五五分后按劳分配。

    因为是按劳分配,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