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福祸相依(4 / 7)

加入书签

庇护,只要走入陇右地界,吃上一顿粟米粥,那基本就能活到安置地。

    狄道并不接纳饥民,但这里是饥民北上的中转站。

    这批饥民,大部分都被安置到了鄯州、兰州。

    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开垦二州土地,也是为了方便日后向凉州移民。

    “南边涌入陇右的饥民还有很多没来得及统计,不过以如今的情况来看,至少到秋收之前,饥民都会不断涌入陇右。”

    “朝廷不愿让我们以口马贸易获得人口,却不想现在根本不用进行口马贸易。”

    “节帅果然乃天眷!”

    高进达几人与刘继隆站在狄道西门楼前,刘继隆在俯视城外的饥民,高进达则是感叹陇右的运气。

    不过不等刘继隆回应,旁边的李商隐便开口道:

    “如今朝廷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数万里疆域唯有陇右丰衣足食,百姓自然踊跃来投,此乃民心。”

    “义山说的是。”刘继隆附和了李商隐的话,他并不相信什么天眷的言论。

    大唐传国二百四十年,吏治腐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即便吏治不腐败,可朝廷为了维持那庞大军费,自然是不得不加税的。

    这样的环境下,百姓如果还不自谋生路,那就只能等着被盘剥而死了。

    “听闻淮南的饥民甚众,已然难以统计。”

    崔恕也趁机开口,同时不免惋惜道:“若是能把这些饥民都带来陇右就好了。”

    “别想了。”高进达苦笑打断道:“朝廷即便是看着他们饿死,也不会把饥民交给我们的。”

    闻言,李商隐也颔首道:“若是我们邻近淮南,估计淮南道的官员会放任百姓涌入境内。”

    “只可惜,我们与淮南中间隔着山南东西两道,不提白敏中,单说卢钧也不会同意数十万饥民途径山南西道的。”

    卢钧虽然有些摆烂,但摆烂不是犯蠢。

    哪怕刘继隆送钱,他也不可能让淮南的饥民涌入境内,毕竟没人能保证饥民在饥饿状态下还能理智。

    到时候几十万饥民沿途劫掠,那他可就真成罪人了。

    对此,刘继隆也心知肚明,他对众人安抚道:

    “不用想这些不着调的事情了,眼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安抚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的饥民。”

    “吃下两道北逃的饥民,我们的实力便能上升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