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兵发成都(感谢“暖阳1314”大佬的白银盟)(7 / 14)

加入书签

前,但活下来的世家并不少。

    这其中,以李、尹、王三家为最大,下面又有景、冯、文三家为小。

    站在刘继隆眼前的三人,分别是李氏家主李肇,尹氏家主尹杰,文氏家主文潼三人。

    另外三家,要么跟随李福逃亡梓州了,要么就是在李福控制下的涪城、盐泉二县。

    对于这些世家,刘继隆没有什么好脸色。

    他没有杀这群人,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三川全境,贸然动手,只会让三川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强清楚自己对他们的态度,继而支持高骈对付自己。

    “节帅自收复绵州以来,我三人本该立即拜见节帅,只是族中事情繁忙,故此耽误。”

    “此为我三族向节帅投献,以助节帅治理绵州,请节帅过目……”

    李肇三人各自呈出一份类似拜帖的东西,而堂内候着的两名别将见状,其中一份接过并转交给刘继隆。

    刘继隆打开看了看,只能说世家底蕴丰厚,所谓投献贴内的东西,不仅有粮食和金银铜钱,还有许多古籍古画,以及五千多亩田地。

    粗略计算,这些东西的价值不少于十万贯,而这还只是大半个州的世家手笔。

    整个大唐如绵州这样的州,少说也有三十个。

    这点东西虽然也算得上割肉,却算不上伤筋动骨。

    刘继隆这段时间看过绵州留下的那些文册,单以土地来说,绵州近百万亩土地,有六成都在六大世家,十余家豪强庶族手中。

    百姓仅有四成土地不说,还要接受这些世家庶族出身的官员、胥吏盘剥。

    在如今这个时代,地方治理多是世家庶族出身的子弟,他们自然不可能盘剥压榨自己家族的产业,所以盘剥百姓就成为了他们敛财的手段。

    如果只是苛捐杂税,百姓还不至于活不下去,但这些官员胥吏,通常把家族的田地按照下田收税,将百姓的田地视作上田收税。

    这么做,等于转嫁家族该缴纳的赋税给百姓,让百姓交“富人税”,世家庶族交“穷人税”。

    他们来找自己,恐怕就是为了官员胥吏的名额而来。

    刘继隆合上礼单,面色平静道:“东西不错,某收下了,诸位还有何事?”

    眼见刘继隆收下东西,几人如释重负,纷纷陪笑道:“听闻节帅要调官吏南下,我等以为不必如此。”

    “只要节帅开口,我等家族数百子弟,立马以节帅马首是瞻!”

    三人的话,如果是被毫无底蕴的统治者,亦或者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