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天下动荡(月初求月票)(7 / 13)

加入书签

营盘,而张璘也开始鸣金收兵。

    随着他们鸣金收兵而去,汉军方向的新卒也松了口气。

    张武松懈下来,而城内观战的李商隐见状,当即也策马走出了成都城,来到前线见到了疲惫的张武。

    “高千里果真名不虚传,若非西川有你驻守,此役我们损失恐怕会更大,成都城外的几个坊市也有可能被焚毁。”

    李商隐见到张武后,毫不吝啬的对其夸赞起来,但张武摇头擦汗道:

    “军中除了汉王,恐怕无人能率军稳压高千里。”

    “此役能胜,多亏了军中老卒助我稳住阵脚,但死伤亦不少。”

    “新卒的操练时间还是太短了,扫盲半年多,能识得五百字以上者,不足三成。”

    “识字太少,阵上若是突然变换复杂队形,新卒很难认清旗帜、锣鼓等指令。”

    “若西川兵马尽皆是识字一千以上的老卒,某此役应该能将高千里挡在长江涂滩上,不至于让他深入成都。”

    张武懊悔着,李商隐却抚须笑道:“长江距成都不过三十余里,何谈深入之说。”

    “况且高千里之能不弱,又率老卒来攻,汝能将其挡住如此之久,已然不错,不必自责。”

    “我军只需继续操训扫盲,待到一年半载后,必然能焕然一新。”

    兵卒识字,这是汉军能以弱击强的基础。

    战场之上,识字者能更快掌握《旗鼓号令》,减少战场误判,所以汉军每每与唐军陷入胶着时,明明‘旗鼓号令’同时发出,但汉军反应的速度永远比唐军快。

    反应更快,做出的调整更多,容错性更高,这便是张武能几次击退三川军老卒的原因。

    虽说这个时代的许多藩镇都在培养兵卒识字,但受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成本,他们并不能像汉军这样快速扫盲。

    当然,随着地盘扩张、不断扩军,汉军的扫盲速度也不免慢了下来。

    若放在陇右,从征募兵卒到扫盲,各种物资和人力都能跟上的情况下,半年多就能将军队兵卒从大字不识,扫盲成为最少能认识五百字的水平。

    扩军之后,扫盲教习数量跟不上,教材跟不上,加上操训太多,文化课太少,汉军在三川招募的新卒,大部分都只能识得二三百字。

    汉军对文盲的脱盲标准很低,只要识得五百字便能摆脱文盲的帽子,这相较于后世农村一千五百字,城市两千字的标准来说,可以说降低了不知多少倍。

    饶是如此,想要为这些入伍兵卒扫盲,难度仍旧很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