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回程(2 / 3)

加入书签

有一些人步伐匆匆的往车上走,宋七七就有点想不明白了,这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呢,急个啥。

    就算是站票,你也得等人家坐票的坐好了你才好找空位置坐下,要不坐好了人家来了还不得让出来,这又不像中途站,个个的都是站票,哪个抢先了哪个坐。

    想起后世坐火车,硬座车厢里的人多得那叫一个恐怖,不仅过道上挤满了人,甚至椅子底下还有人钻进去躺着,有小点的孩子还被放到行李架上。

    这种情况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达顶峰。

    那时人们出行自由,道路交通又还不怎么发达,出远门还是以火车为主,有经验的人都会带上几张报纸,到时候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往地上一铺,坐下能把腿伸直,那都是一个让人眼红的黄金位置。

    宋七七甚至有次被人挤得连脚都没处放,直接呈金鸡独立的姿势站了十几分钟才得以缓解,因为那时不仅是人,带的行李也多,有些都是挑着扁担上车的。

    一直到后来高速公路遍地开花,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当然,卧铺车厢跟硬座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那是一人一铺,以餐车为界,一边闹哄哄乱糟糟,一边清清净净仿佛两个世界。

    有那实在受不了硬座那边的,跑过来给列车员交点钱什么的过来蹭个座,那也是在过道的窗边那临时坐位坐一下,一般没有什么人会去蹭人家卧铺坐的。

    当然,不要脸的人什么时候都有,这不宋七七他们就遇上了个极品。

    事情是这样的,原先不是只买了一张回程票吗,来的时候他们跟车上的地头蛇们友好交往,被宋文勾搭得称兄道弟的赵兴国同志,拍着胸脯对宋文说已经帮他解决掉回程票问题,宋文一上车就找到了赵兴国的哥们刘大壮同志补票。

    刘大壮也给力,给他补了张下铺的,不过是在隔壁的车厢。

    宋文并不介意,道谢后,回来跟中铺的一个男人沟通了下说换个铺位,那男人见他带着两个孩子,换的又是下铺,便欣然同意。

    傍晚他们去了餐车吃饭,回来时就看到他们的下铺里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五六岁的男孩,那女人长得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还有两个大龅牙露在嘴唇外面。

    那女人见了他们回来,也不起身,只看了他们一眼,又转头回去,继续撕着手里的包子喂那男孩。

    许文皱下眉头,“同志,这是我们的座位。”

    女人转过头,皮笑肉不笑的露出一口黄牙道:“哟,什么你的我的呀,出门在外的,大家互相挤挤呗,列车员都说了,要发扬雷锋精神,两人的位置三个人坐,三人的位置四个人坐,呶,那边还空着,就一起坐吧,反正我俩也坐不了多少。”

    一副主人家施舍的样子。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