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分钱散伙(1 / 2)

加入书签

铁路局那份大合同,是真金白银砸下来的,整个下河村都跟着炸了锅。

祠堂白天是粉条厂,晚上是夜校,这会儿灯火通明,成了全村的议事堂。

地里收回来的土豆钱,加上钢厂结算的票证,红红绿绿地堆满了八仙桌,晃得人眼都花了。

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一个个脸膛涨得通红,眼睛死死盯着桌上的钱,那光都快冒出来了。

“乖乖,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摞一块儿!”

“开春能给娃扯身新衣裳了!”

“还能割几斤肉,过个肥年!”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的全是好日子的盘算,空气里混着汗味和一股子钞票特有的油墨香。

陈秀英端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慢悠悠盘着那根油光水滑的拐杖,脸上瞧不出喜怒。

她在等。

等这股子喧嚣的热乎劲儿,自己个儿降下去。

等所有人的目光,都从那堆钱票上,挪回到她这张老脸上来。

她才把手里的拐杖往青石板地上一顿。

“咚。”

一声闷响,屋里顿时鸦雀无声。

“钱,是挣着了。”

陈秀英开了口,声音不高,却沉甸甸地压住了全场。

“但这日子,才刚开了个头。”

她目光扫过一圈,把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收进眼底。

“我有个打算。”

“用这笔钱,把咱们村的粉条厂再扩一扩!”

“去城里,买机器!”

“把这手工作坊,彻彻底底弄成个正经厂子!

全公社,不,咱全县头一份的机械化厂子!”

这话一出,满屋子先是死寂,随即“嗡”

地一下,炸开了。

“买机器?”

“那玩意儿得多少钱啊?”

“我的乖乖,机械化……那不是城里大厂才有的宝贝吗?”

村民们的眼里,惊奇混着狂喜,是对一个不敢想的未来的憧憬。

可就在这时,一个怯怯的声音从角落里钻了出来。

“娘……”

是刘芬。

她死死拽着自家男人陈建国的衣角,探出半个脑袋,小声嘟囔。

“咱、咱现在有钱有粮,好不容易安稳了,还折腾个啥呀?”

“那机器……都是些铁疙瘩,万一不好使,或者坏了,那钱不就全打水漂了?”

“我看,还、还不如把钱分了,各家过好各家的日子,钱在自己手里,心里才踏实嘛。”

这话一出,屋里头那股子刚烧起来的火热劲儿,兜头被浇了盆冷水,“刺啦”

一声就灭了大半。

陈秀英眼皮都没抬,就那么冷冷地瞥了过去。

大儿子陈建国被她这一眼看得脖子一缩,脑袋垂得更低了,压根不敢跟她对视。

刘芬的话音落下,好几个刚才还手舞足蹈的村民,脸上也多了几分盘算,开始互相递眼色。

“是啊,芬儿说得对。”

“钱还是攥在自个儿手里最稳当。”

“这万一厂子没办成,钱也没了,咱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穷怕了的人,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子小心翼翼。

那点刚被点燃的雄心,被对未知的恐惧,轻而易举就给浇灭了。

支持“分钱”

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居然盖过了刚才的兴奋。

陈秀英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既贪婪又畏缩的脸,看着自己那个眼神躲闪、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大儿子。

她捏着拐杖的手背上,青筋都绷了起来。

是失望。

更是疲惫。

她辛辛苦苦,把这群人从烂泥潭里拽出来,想领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