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汤都别想喝(1 / 2)

加入书签

市里的表彰大会刚结束,下河村就来了一封信,把整个村子都给炸开了锅。

信是铁路局的王建业主任加急送来的,绕过邮局,直接交到了陈秀英手上。

牛皮纸的信封,抬头印着鲜红的“省商业厅”

三个大字。

信上说,省商业厅邀请下河村粉条厂,去省城参加一个月后举办的“全省农副产品展销会”

去省城!

还是参加展销会!

这消息让刚因为“酸辣粉”

这个名字高兴没几天的下河村,一下子就疯了。

在村民眼里,这事比过年吃上肉还让人激动,简直跟古代考状元一样光荣!

整个下河村都动员起来,家家户户忙得脚不沾地。

陈秀英坐在院里的老藤椅上,拿着那封信,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一双老眼里却冒着精光。

她知道,这事儿办好了,下河村就能一飞冲天,可要是办砸了,也可能是个万劫不复的大坑。

但她陈秀英从来不是怕事的人。

她当即召开全村大会,公布了这个消息。

然后用那根磨得油光的龙头拐杖在地上使劲一顿。

“备战。”

一声令下,全村总动员,下河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

陈秀英坐镇指挥,把任务安排的明明白白。

“产品组!”

她第一个点的就是陈念和顾远洲。

“你们俩,负责把酸辣粉那个调料包,再给我想办法弄的香一点!”

她从怀里掏出那本有点旧的《御厨监制》手抄本,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一个叫“酱料增香法”

的方子。

“就按这个来!

法子简单,但要紧的是火候和配比,你们俩脑子活,去琢磨!”

陈念和顾远洲领了任务,两人就在油灯下凑到了一起,头挨着头。

昏黄的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是在说悄悄话。

顾远洲看着陈念被火光映红的侧脸,闻到她身上淡淡的皂角味,心跳漏了一拍。

陈念却压根没注意,正全神贯注的盯着古籍上的方子,嘴里念叨着,在本子上飞快的记录着什么。

“这个‘秋油’是什么意思?”

“书上说,要用三种不同的辣椒,先晒后炒,再用石磨磨成粉,比例是三比二比一”

“顾大哥,你看,这里还说要加一味紫苏,能解腻增香。”

两人一个提问,一个查资料,凑在一起商量,时不时冒出些新点子。

“包装组!”

陈秀英的第二个命令,下给了老支书赵铁柱。

“铁柱,你去找村里手巧的几个婆娘,给我琢磨个包装出来!”

“不要花里胡哨的,就要两样:干净,体面!”

赵铁柱领了命,当天下午就把村里几个会针线活的妇女召集到了打谷场。

她们找来干净的油纸和细麻绳,一遍遍的尝试,最后弄出一种既朴素又利落的手工包装。

每一包上,都用一张小红纸,写上“下河村”

三个工整的毛笔字。

那字,是村里夜校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的孩子们,一笔一画认真写上去的。

省城展销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下河村的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兴奋又紧张的味道。

酸辣粉的调料包,在陈念和顾远洲的反复试验下,味道总算调好了。

那香味,光是闻着,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包装也定了下来,朴素,干净,又透着一股手工的精致。

出的前一晚,陈秀英把陈念单独叫进了屋。

老太太的屋里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