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2 / 4)

加入书签

放过?”沈隽意唇边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似有若无。

楚元化愣了愣,看着沈隽意那双深邃的眼睛,有些不解。

沈隽意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才缓缓说道:“我回京后,自然要将始末如实禀报。谁在其中尽心竭力,谁在暗中阳奉阴违,账册上记着,百姓眼里看着,朝廷自有公断。”

楚元化这才恍然大悟,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敬佩的光芒:“沈大人这是……既不得罪小人,又不委屈了自己。高,实在是高!”

“不过是为官的本分罢了。”沈隽意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香在口中散开,遮住了眼底的锋芒。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隽意离京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遍了整个州府的街头巷尾。

消息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仿佛一夜之间,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个令人不舍的消息。

茶馆里,说书的老先生停下了手中的惊堂木,叹息道:“听说沈大人要走了,真是舍不得啊。”

“是啊,”坐在找。”

“沈大人走了,以后谁还会这样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

“听说朝廷要调他回京升官,这是好事,可我们心里头就是舍不得。”

百姓们心中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满是不舍,但他们都明白,沈大人不可能永远留在这里,他总归是要回京的。

这样的好官,朝廷怎么可能不重用?

他们应该为沈大人感到高兴才对。

但是,理智归理智,情感却是另一回事。

离开的前一天,天刚蒙蒙亮,东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晨风还带着夜里的凉意,沈隽意的府邸外就黑压压聚了一片人。

都是乡亲们自发来的,没有人号召,他们就这样不约而同地聚在了一起。

手里提着的、捧着的,没有一样是贵重的东西,却都是掏心窝子的物件。

有自家菜地里刚拔的青菜,叶子上还沾着晨露,在晨光中闪着晶莹的光泽。

有灶上刚出锅的点心,还冒着热气,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还有连夜缝制的粗布衣裳,针脚密密匝匝,每一针都缝进了真情。

“沈大人,这是刚挖出来的红薯,脆生生的,你们路上切着吃,解腻。”一个满脸皱纹的阿公挤到最前面,手捧着竹篮,篮子里的红薯还带着新鲜的泥土,透着土地的清香。

他的手很粗糙,满是茧子,但捧篮子的动作却很小心,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声音有些颤抖:“沈大人,一定要收下,这是我家最好的红薯,专门给您的。”

“沈大人,这是俺婆娘连夜纳的布鞋,千层底,你穿在脚上,走再多路也不磨脚。”张铁牛挤了过来,怀里抱着两双布鞋,蓝布面儿上绣着简单的云纹,针脚细密匀称。

他黝黑的脸涨得通红,眼角有些发涩,说话时声音都带着颤音。

这些时日里,他跟着沈隽意学到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修堤坝,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

在他心里,沈隽意不仅是恩人,更是师父。

“俺婆娘说了,”张铁牛继续道,“这鞋她从您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做,每天晚上都要纳一会儿,就盼着有一天能给您穿上。现在您要走了,她昨晚一宿没睡,就为了把这鞋赶制好。”

“大人,这是俺家祖传的药膏,专治磕碰损伤,您收着,路上万一用得着。”一个老汉颤抖地递过一个小瓷瓶。

“这药膏是俺爷爷传下来的,用了几十年了,特别管用。”老汉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把瓶子递给沈隽意,“你是好人,好人应该平平安安的。”

沈隽意看着这些物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