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康王的国度 1(2 / 3)

加入书签

p> 紧接着,朱翊钧便召见了首辅申时行。

乾清宫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初冬的寒意,但申时行却觉得一股凉意从脚底升起。

他听着皇帝用平静无波的语气说出那个决定:“申爱卿,康王已受册封,朕意已决,其就藩之地,定在南洋府。”

“南……南洋府?”申时行几乎以为自已听错了,他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甚至连君臣礼仪都一时忘却,脱口反问道:“陛下,您是说……海外疆土,那个新设的、远在万里重洋之外的南洋府?爪哇岛?”

朱翊钧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肯定地点了点头:“正是。”

听完之后,申时行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声音都因急切而微微发颤:“陛下!陛下三思啊!”

“陛下!老臣知道,陛下欲效仿上古,广封藩屏以镇四方。陛下欲为明君,励精图治,开疆拓土,老臣与有荣焉!”

“然……然古来君王于子,虽有分封,亦讲究个骨肉亲情,不使过于疏远。”

“康王乃陛下长子,当择中原富庶或近畿稳妥之地安置,以示陛下慈爱,亦全父子之情分……”

“如今竟要远放海外,置身于蛮荒烟瘴之中,与流放何异?”

“此事若传扬出去,天下人将如何看待陛下?史笔如铁,恐怕……恐怕会非议陛下……寡恩啊!”

“寡恩”二字,申时行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这已是身为臣子极为大胆的劝谏了。

不过,朱翊钧听着,神色并无波动:“朕起初,确是下定决心,要将这新辟的南洋府,作为……作为康王的就藩之地。朕知道那里艰苦,知道那里遥远 ,可作为朕的长子,镇守海外新疆,那是他的责任……”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可前些时日,康王病重,朕心……朕心亦忧惧如焚,日夜难安。”

“那时,朕看着他那般模样,心中已然……已然放弃了这个想法。什么藩国,什么大计,都比不上朕的儿子活着。”

申时行闻言,心中一动,抬头看向皇帝,只见对方面沉如水,眼神中却掠过一丝真实的痛色。

“可是,就在昨日,朕召见常洛,询问他……他自已的意愿。你猜如何?”

“他……他告诉朕,他想去了。”

申时行愣住了,下意识道:“陛下,康王殿下或许是……”

朱翊钧抬手打断了他:“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朕的这个大儿子,朕还是了解的,既然他有了这个想法,朕便再给他,也给大明的南洋,一个机会。”

申时行仍不死心,苦口婆心地继续劝道:“陛下!纵使康王殿下有此心意,陛下亦不可行此险着啊!”

“要将南洋府牢牢掌控在我大明手中,使其永为华夏之土,方法有很多!”

“或可派遣得力干臣镇守,或可迁徙军民实边,方法众多,假以时日,必见成效。”

“何必定要让陛下的亲子,龙子凤孙,去冒这等奇险,受这等苦楚?”

朱翊钧静静地听着,直到申时行说完,他才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沉默了片刻,然后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申时行,一字一句地说道:“申先生,你说得对。办法有很多种。但是……”

“但是,绝对没有朕的这个办法,更快,更有效,更能让大明的根基,在那片土地上,牢牢扎下!”

“流官会更替,将士会轮戍,唯有朕的儿子,大明的亲王,在那里开府建衙,世镇一方,才能让那些土人、那些西洋夷人、乃至天下四方都明白,南洋,从此刻起,便是大明永不可分割之疆土……”

“这不是流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