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至尊红颜(27)(2 / 4)

朝臣议论纷纷,反对李君羡摄政者不在少数,琳琅看了目前情势,亮出了李世民给予自已的遗诏,由长孙无忌和上官仪亲自检验真伪,然后宣读。

先皇的意思是,如果定国公摄政不得支持,或者坚持推辞,由皇后武氏亲自摄政。

“臣不堪重任,还请娘娘亲自摄政。”

李君羡没有什么野心,压根不想揽那么大的权力在手,被人猜忌,躬身下跪,对琳琅郑重一拜,显然是尊皇后为摄政太后。

长孙无忌和上官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虽然有点疑虑,但诏书是先皇亲笔(妖妖的系统做假把戏),这根本做不了假,只能随着李君羡跪下,附和一拜。

有先皇遗诏在手,长孙无忌和上官仪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附和,其他官员根本不想做杀鸡儆猴的鸡,不管服不服气,纷纷跪拜,齐声高呼,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爱卿平身。”

琳琅好似女王范般,挥袖发言。

新帝年幼,太后犹如女皇帝般摄政,处理公务,前三年还好,琳琅感觉很新鲜,做了很多对百姓有利的举措。

比如调查了长安城有多少无家可归的乞丐,使其人力资源被有效利用,乞丐们可以组团修建河道,洛阳行宫的修缮事宜暂停,不必要的建筑经费,全部用在改善民生的大小事上。

但三年以后,琳琅感觉没什么意思,不想管那么多事,主要是每日早朝要起那么早。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折子上呈,要不是有李君羡和两个老臣帮衬,她真有点吃不消,主要是妖精懒习惯了,勤快不起来。

在琳琅成为摄政太后乃至大唐公认的天后娘娘,在百姓心中开始有女皇帝称号,琳琅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称帝,虽然有老臣死谏,公然指责琳琅窃权乱政、牝鸡司晨。

骂骂咧咧的老头儿直接被琳琅贬到岭南之地进行开荒,子孙三代都跟着迁移,没有旨意不得回长安,不见血,却震慑了臣心。

这段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喜事,琳琅亲自筹备嫁妆,把姐姐武媚娘嫁了出去,嫁予定国公李君羡为妻,他们新建的府邸挨着皇城,进宫看妹妹和外甥很方便。

武氏夫妇年纪渐渐老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