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权力交替(1 / 2)

加入书签

孔珧知道自己的任务失败后,则在第二天,就离开了……

北归的车马碾过建康城外的青石板时,晨雾还未散尽。

车帘被风掀起一角,他望着身后渐行渐远的皇宫轮廓,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未递出的北归奏疏……他不知道,此刻太极殿内的权力棋局,已悄然落定了最关键的几子。

同一时辰的朝会,少了往日的争执,却多了几分沉凝的张力。

欧阳通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朝服,双手捧着太傅印信与尚书令符节,缓步走向殿中。

那枚印信经他多年摩挲,边角已泛出温润的包浆,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重。

他停在楚随面前,抬眼时眼底藏着复杂的神色……他素来不喜楚随,因为他觉的楚随,缺乏道义与忠诚与帝国,他更忠诚的是自己……

但是不喜欢又能怎么样,如今的局势,楚随接替自己的位置,已经是必然的了,自己是无法阻止的了……

但是他也清楚,如今的帝国,唯有楚随能压住各方暗流,平衡这盘散乱的棋局。

毕竟无论是江南派还是南渡的侨民江北派,都以他为中心了……

“太傅之位,尚书令之权,今日交予你。”欧阳通的声音不高,却传遍殿内:“守住大周帝国,莫负先祖。”

楚随躬身接印,绯色官袍扫过金砖,发出轻响,他抬头时眼中只剩果决:“臣,定不辱命。”

这场交接,是朝野皆知的“大势所趋”,却只是欧阳通布局的开端。

朝会第二道旨意宣读时,殿内响起细碎的骚动……太保之位,竟授给了江南士族出身的朱隆。

要知道,此前江南士族的领头人顾道灵,费劲了整个江南士族的资源,才挣得一个中书令的位置,连参与核心议事的尚书台都没有入。

如今朱隆不仅接了顾道灵的班,更一跃跻身三公之列,列尾的江南籍官员悄悄挺直了腰杆,指尖攥紧了朝笏……江南势力,这才算真正“登堂入室”,在朝堂上有了掷地有声的话语权。

无人不知,这是楚随的授意,是他为拉拢江南士族、稳固南方根基埋下的一步棋。

这也证明了,江南士族投资楚随,并没有错……

紧接着的人事安排,更见欧阳通的制衡心思。

胡渊被册封为太尉,名义上掌天下兵马,可实则,仅辖中央禁军三营”……毕竟很多军队,并不在朝廷中央的掌握之下,胡渊代表着江北势力,朱隆代表着江南势力……

江南,江北势力,都位列于三公,如此之下,也算是彻底的平衡了如今帝国内部的江北,江南之争……

在之前,欧阳通更偏向于江北,打压江南,毕竟他也是侨民……但是到了楚随的时代,他明白,没有必要这么做了,即便自己在最后的人事安排上继续打压江南士族,楚随后面也会平衡下来。

而最让殿内震动的,是征北军代表于亮的晋升。

这位不过是一个小士族出身的人,如今竟一步登天,直接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仅次于尚书令楚随的“太傅”之位。

于亮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为之一愣,但是他也明白,自己现在代表的是征北军,他谢恩时声音洪亮,带着锐利:“臣必为陛下、为大周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时他的,是十分庆幸,自己成为了李黎的门生,不然的话,靠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走到这个为之,甚至压根不可能到这个位置。

与新贵崛起形成刺眼对比的,是旧族的凋零。

旨意宣读至顾家时,殿内瞬间陷入死寂……顾道令和陈玄之,因为谋杀杨豹,则被定义为了谋逆,整个家族被定了“谋逆罪”,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