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糖!(2 / 3)

加入书签

谁兜里多揣两管,都得像藏金条似的捂着。

糖在和平年月里不算啥稀罕物。

南方的甘蔗地漫到天边,收割机刚把甜秆送进糖厂,麦芽糊精和棕榈油就顺着铁路线往加工厂运。

流水线下来的能量胶堆在后勤仓库,用叉车一摞摞码到顶,领的时候跟搬压缩饼干似的,谁也没当回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

南方供应线一旦中断,糖源的缺口会瞬间压向北方,而严寒对北方产糖作物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北方本就不是产糖主力,能指望的只有甜菜。

这作物耐寒但也有极限,当气温跌破零下十五度,没来得及收割的甜菜会在地里冻成硬块,细胞破裂后糖分流失大半,收上来也榨不出多少糖。

就算侥幸提前收割,储存也是难题。

露天堆放会冻成冰疙瘩,恒温仓库本就稀缺,战时能源紧张,能用来维持仓储温度的燃料优先供给军工,甜菜只能堆在简易棚里,不出一周就会冻黑心。

更现实的是,北方农户本就种得少,往年靠南方调拨就能补足需求,突然要填补缺口根本来不及。

种子、化肥在战时优先给了主粮作物,没人敢冒险改种收益周期长的甜菜。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南方断供,北方产能被严寒锁死,市面上仅剩的库存被军方、黑市层层截留,白糖价格自然坐火箭。

别说换一百斤杂面,在物资管制严格的地区,一公斤白糖能换两袋土豆,或是十斤冻肉,成了比货币更坚挺的硬通货。

最主要这东西不光是顶饿,战场上还能当急救品用。

撒在伤口上能抑菌,熬成糖浆涂纱布上,比普通药膏更能护着创面。

而且耐存,只要不受潮,放个三年五载都坏不了,早成了硬通货。

政府还刚发了通告,高糖高油类食物全归国家统管。

私人囤积超过五公斤白糖就得登记备案,敢私下倒卖的按战时条例论处。

“团长!江防总指挥部回电!”通讯兵抬手挡在额前,楼顶无遮无挡,日头已经爬得很高,“命令我们立刻划分前沿阵地与炮击区域,务必划清界限,绝不能出现误伤!后方已经协调好了,三个重炮团加一个航空团,马上就能支援!”

钱海龙背过身,胸腔里的气息长长吐出来。

二十年军龄,从基层队列里的少尉到如今的团级指挥,沙盘推演里的现代战争在真正的血色面前,总显得像褪色的旧地图。

“让前沿用信号弹标界,红色烟幕,三百米间隔。激光指示仪把感染群最密集的区域锁死,尤其是那片百货大楼废墟,给我照得亮堂点。”

“这符合军事作战策略吗?”在一旁站了良久的霍建突然开口,“看情形后队还在组织反击,枪声没断,这炮下去,是真要把他们最后的一根脊梁都敲碎!”

“反击?”钱海龙轻蔑一笑,抬手拍了拍信号塔,塔身上的寒霜混着薄雪簌簌往下掉,在他军靴边积成一小堆。

“前锋没了动静,中军防线烂成了筛子,这群援军现在就是被圈起来的肉。你指望他们翻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现在就得止损,不能让感染者啃完他们,再拿着他们的枪、拖着他们变成的东西冲过来!”

“你说的都对,但我不赞同。”霍建脸色灰暗,近一分钟过去,他才挤出这句话,转身往楼下走。

在他心里,只要部队还没散架,只要还有人在扣扳机,这命令就绝不能下。

当初那个民兵团,按作战条令早该填去前沿当炮灰,是他硬顶着压力调去后方扛弹药、抬伤员,才能剩下三分之一的活口。

从军事教科书上看,这决定就是错的。

历来都是让炮灰耗光敌人的锋芒,把精锐攥在手里等决战。

可霍建认的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