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军民和乐(2 / 3)
纸的英雄,为什么没去接受市领导的慰问呀?我们来之前听老师说,这次慰问会专门请立过功的战士代表呢。”
二十出头的姑娘,心里本就揣着对英雄的憧憬。
白马王子是童话里的虚影,街角咖啡店偶遇的心动是转瞬即逝的风,可眼前的张涵不一样,他是国家报道里印着的名字,是真刀真枪在前线杀过感染者的人,就这么实实在在站在帐篷里。
沾着泥的军装没掩住挺拔,鬓角那点没擦的灰,反倒让眉眼间的英气更显硬朗。
女学生们的眼神总往他身上飘,连说话都温柔得像兔子。
可这股子热乎劲,到了三十岁往后的女人身上,就凉得彻底了。
旁人背地里叫她们“老斑鸠”,话是糙了点,却也戳中了几分现实。
这个年纪的女人,早把“英雄梦”折了叠,塞进了衣柜最底层。
成了家的,日子是围着灶台转的,早上要算着菜场的菜价,晚上要盯孩子的作业,老公的工资条比什么英雄报道都重要。
若是遇着个不靠谱的,还得自己掌着钱袋子,把“柴米油盐”四个字刻在心里,哪还有闲心去看谁身上有“英雄气”?
没成家的,也早被人情世故磨平了棱角。
年轻时或许也为报道里的战士红过眼,可见多了为了彩礼争执的情侣、为了房贷愁眉苦脸的朋友,再看男人,第一眼看的不是颜值,而是他有没有稳定工作,能不能在市区付个首付,年终奖够不够抵半年生活费。
张涵心里掠过这念头,脸上的笑却有点挂不住,这个简单的问题,竟把他问住了?
怎么回答?说自己不想去?
这话假得离谱,传出去反倒像故意摆架子。
说收容站的领导没通知?
那不等于明着说“上面不重视英雄”,回头宪兵要是听见,准得找上门来,扣个“散播负面情绪”的帽子,到时候麻烦就不是一句话能解的了。
正犯难时,扎丸子头的女生上前递来那束塑料花,张涵顺势接过,指尖刚碰到包装纸,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他没急着开口,只腾出一只手,轻轻扯了扯作训服的领口,往两边拉开一点,露出胸口的伤。
“在前线跟感染者拼的时候受了伤,”张涵语气说得轻描淡写,像是在说件无关紧要的事,“领导考虑到我伤口还没好透,怕来回折腾影响恢复,就没安排我去。让我在帐篷里好好养伤,别被外面的事分了心。”
没说自己不想去,也没提领导没通知,反倒把“没去慰问”扭成了“领导关心下属”既抬了领导的面子,又给自己找了台阶,连“没去”的遗憾都变成了“被重视”的证明,称得上是最稳妥的说法。
“原来是这样啊!”抱慰问品的女生恍然大悟地拍了下手,眼里的疑惑瞬间散了,反倒添了几分心疼,“那叔叔您可得好好养伤,别碰着水!”
旁边扎丸子头的女生也跟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赶紧从帆布包里掏出手机,屏幕还亮着拍照界面,眼里满是期待:“那……我们能跟您合个影吗?回去跟同学说见过真英雄,他们肯定特别羡慕!”
张涵没等她把手机举起来,脚步往后退了几步:“不行。军营里有规定,不能随便拍照,万一拍到帐篷布局、装备这些,容易涉及军事机密,对大家都不好。”
拒绝拍照的理由是真的,但也借着这规矩,避开了“合影可能带来的麻烦”,毕竟他现在的处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女生举着手机的手僵在半空,眼里的光瞬间暗了点,小声“哦”了一声,慢慢把手机揣回包里,有点失落。
戴鸭舌帽的男生见状,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不能拍就不拍,能跟叔叔聊聊天、听您说前线的事,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张涵看了眼女生耷拉下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