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顾虑(1 / 3)
屋内的光昏昏沉沉,灯泡大概是用了太久,灯丝发出来的光都带着点晃悠的倦意,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贴在斑驳的墙面上。
张涵的掌心还贴着林雨霏的后背,他没敢说“都会好的”这种空话。
毕竟在看得见的废墟和看不见的粮荒里,这种安慰比玉米糊还糙,说了像是在敷衍。
倒是林雨霏先直起身,飞快蹭了蹭眼角,抓起茶几上的牛奶盒,仰头又喝了一大口:“你看我,说着说着就没出息了。以前总嫌连山市的夏天太潮,现在倒好,想潮都没机会,身上的汗刚冒出来,风一吹就干成盐粒了。”
“过去的事就没必要提了。”张涵把剩下的鸡蛋剥了壳,递到她面前。
蛋黄没完全熟透,泛着点溏心。
林雨霏却没接,手指蜷了蜷,转身去收拾茶几上的碗筷。
空碗里还沾着玉米糊的残渣,她拿起来摞好,声音轻轻的:“我心里堵得慌,不想吃了。”
说着就端着碗筷往灶台走,拧开暖水壶盖的动作都放得很轻,倒出的热水少得刚没过碗底,连盆底都没盖满。
本就脆弱的城市供水管道早全冻住了,现在用的水都是融雪。
接雪、化雪都得费功夫。
除了那些在工作中要维持点体面仪容,偶尔能奢侈烧点水打理自己的人,大多数平民已经近半月没好好打理过了。
洗次澡得用多少水?
够融满满三盆雪,够煮两锅能填肚子的玉米糊,还够早晚各擦一次脸、漱三次口,没人舍得把活命的水浪费在这上面。
“叮咚”
手机忽然亮屏,发出震动。
张涵拿起一看,顶端弹出的推送带着官方红标:壁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有序组织城内难民撤离的通告。
他点进去,字里行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冷硬,核心内容像冰锥扎眼。
1.撤离对象为全市无固定住所、无物资储备的难民,需在三日内到指定站点登记,逾期不再受理。
2.自愿撤离者可凭登记凭证领取三日份压缩饼干及一瓶饮用水,统一搭乘转运车前往外围安置点,安置点物资按人头定量发放,不接受额外申领。
3.拒不撤离或逾期未登记人员,自通告发布第四日起,政府将停止一切物资补给,且不再提供安全庇护,后续生活及安全问题自行承担。
4.撤离过程中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超过20公斤的行李,若发现私藏粮食或物资,将取消撤离资格。
“政府看来也是供养不起了。”
张涵若有所思的放下手机。
听着是比待在最前线的的壁水市强,可谁知道转运路上要走多久?
三日内登记、领三日份饼干。
分明是掐着时间算,多一口粮都不肯多给,万一堵车、遇着流民抢物资,这点吃的撑不了两天。
再说后方接收的城市,说是“定量发物资”,可那么多难民挤过去,物资够不够分?
会不会到了地方,又要排队抢粮,甚至比在壁水市还难活?
至于“三日登记”“限量饼干”“取消资格”这些硬规矩,也是怕乱。
要是不限时间,难民拖着不走,粮食耗得更快;要是多给粮,手里的库存根本撑不住。
如果不设惩罚,有人私藏物资、闹着不肯配合,撤离队伍一乱,指不定还会引发哄抢,到时候想转都转不成。
说到底,这政策不是“管”,是“扔”。
把壁水市扛不动的担子,往后方城市挪,能挪走一个是一个,能减轻一点是一点。
“雨霏,像你们这种在区政府的临时工,算难民吗?”
张涵翘着二郎腿,手下意识摸向口袋,想掏烟,却只碰到空荡荡的布料,才想起烟早在前线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