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七章 图穷匕见(2 / 4)

加入书签

言为何只说前半句,却对后半句只字不提?‘国虽大、好战必亡’诚然至理,但任何事都有其正反两面,不能走极端,所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安西军长驱直入大食腹地不仅在于攻城掠地,更在于对大食上下予以震慑,使其再不敢轻言犯境,这是长久之战略,御史大夫怎能只言其弊、不言其利?”

房俊背脊挺直、侃侃而谈,居然有几分“舌战群儒”之神韵气质:“天下知道,取其中庸也……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基本等于指着刘祥道的鼻子大骂“小人也”!

刘祥道气得满面通红,其余人包括李承乾在内则颇为惊异的看向房俊,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啧啧称奇。

这句话出自《中庸》,而《中庸》乃《礼记》之中并不着名的一篇,其本源思想“致中和”,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万物和谐。

以往房俊“诗词双绝”、名传天下,大多数人认为不过是其才天赋异禀而已,领略文字之神髓、独占韵律之奥义,故能做出传颂千古之文章。但其本身却“不学有术”,经史子集诸般经典没读过几本……

可现在居然连《中庸》都读过,且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岂不令人称奇?

马周忍不住笑道:“太尉想必已经通读《礼记》?”

房俊颇为得意:“以往总是因不学无术之缘故,被某些人引经据典指桑骂槐却无力反驳,甚至对一些典故闻所未闻、引为笑柄。故知耻而后勇,悬梁刺股、读书不辍,如今也能引用书中之言骂人了,着实舒坦!”

“哈!”

听他说的有趣,诸人一并笑了起来。

刘祥道也笑着摇头,嫌弃道:“不过是读了本《礼记》而已,何足道哉?我家五岁小儿也能通读。”

房俊笑道:“你家小儿可敢当面骂你‘小人’?”

刘祥道忍不住笑起来:“那肯定不敢,我打他屁股。”

这回连李承乾都笑出声,摆摆手,道:“君前奏对、各抒己见,此言路畅通、虚心纳谏之美事也,不可读了几本书便引经据典学着骂人。”

房俊认错:“微臣知罪,下回不引经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