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生产队新来的年轻人(3 / 4)

加入书签

元旦过后,水泥厂的人才姗姗来迟,他们买走了30头猪和500只鸭子。

【产出生猪,点数+9300】

【产出麻鸭,点数+2000】

【总点数:379868点。】

养猪场还剩下208头猪,2号禽舍那边还剩下1200只鸭子。

“姜霞,咱们啥时候才能吃上猪肉啊。”

知青们看着水泥厂的人把生猪和鸭子拉走了,一个个露出悠然神往的神色。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楚琳琳拉着姜霞的胳膊,开口问了一句。

这个楚琳琳是知青里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姑娘,以前就和姜霞认识,到了二队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我哪知道!走,不看了,回去歇着。”

他们这段时间过得很艰苦,几乎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

同样,他们也在慢慢的融入二队,不像刚开始那么拘谨。

但有一个例外,他们这些知青都害怕郑虎,那家伙从来不讲情面,谁要是偷懒,对方开口就骂根本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姜霞和楚琳琳朝着宿舍走去,两人住一间屋,平时走到哪儿都形影不离。

然后她俩就看到方唯和盘莲并排走了过来,交过而过的时候,对方还和她俩打了声招呼。

“队长和莲姐好般配,真羡慕他们。”

楚琳琳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姜霞翻了个白眼,倒不是她对方唯夫妇有什么意见,只是看不得闺蜜这种做派。

楚琳琳总是偷偷的看小说,属于多愁善感那一类的人。

“三哥,那个楚琳琳长得蛮漂亮啊。”

“是漂亮,就是人娇气了点。”

方唯和盘莲刚才刚从山上下来,这会儿饿得不行,赶紧走回家吃饭。

两人上午去后山的竹林看了一眼,那边的竹子很多,完全可以当做制竹制家具的原材料。

他打算年后把竹器厂搞起来,可以分流一些人员。

比如像知青当中确实有那么几个人不适合干农活,要是评工分的话估计连半劳力都不如。

这些人适合呆在【育林区】,或者搞副业什么的。

“三哥,你想好了呀,真打算和寨子一起合办竹器厂”

回到家,王竹韵已经做好了饭菜,两人直接坐下吃饭。

吃着吃着,盘莲突然问了一句。

“嗯,双方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效果肯定比单打独斗要好。”

这件事他已经和阿公谈过,阿公也很支持。

双方合作可以取长补短,瑶寨擅长制作小竹器,二队这边可以制作竹制家具,搞好了给双方都能带来很不错的效益。

晚上。

等大吃过饭,郑虎便开始在晒谷场上念报纸。

这是二队的传统,像什么“忆苦思甜饭”都是热闹了一阵子便歇菜,只有这件事一直坚持了下来。

知青凑拢一堆,对二队的传统很好奇。

在他们的印象里,生产队的社员应该不会关心外界的事情,但事实上社员们都很关心国内国际的大事。

所以长期坚持读报纸是有好处的,起码能开阔大家的视野。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育种小组的成员留一下,今天晚上要组织业务学习。”

郑虎念了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因为稍后他和育种小组的成员还要去关崇阳那边,吴茂盛和高青山会在那边给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