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伸(2 / 4)

加入书签

/p>

【南光四号】稻种没啥好说的,基本上就是按照配额进行销售。优先保证签约客户的稻种供应,其次是几个大客户的稻种供应。

根本没有多余的份额,一般人想买也买不到。

【农优82】稻种的产量比较大,一共种植了10万亩,总产量将近14000万斤。

“支书,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头,有两个大客户今年没来,除了五岭农业的采购数量不变,其他的客户要么没来要么减少了采购量。”

稻种发售工作开启之后,【农优82】稻种销售的不是很顺利。

赵金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跑来请教方唯。

“这个正常,一方面是各个客户的手里可能有积压的稻种,另一方面可能是有人更换了稻种。【农优82】是一个成熟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替代。

所以我们不需要想太多,如果这一季的销售不畅,那么下一季就大量减少【农优82】稻种的种植面积,主动减产。”

方唯早有预案,所以一点都不显得慌乱。

根据市场的形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这是正确的应对策略。合作社能培育的作物种子多了,完全可以灵活变通。

主动减产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好的,我明白了。支书,还有一件事,咱们和阳山县的谈判不是太顺利。阳山县希望我们把育种技术带到那边去,咱们不答应,事情就卡在这里了。”

赵金生觉得方唯说的很对,下一季减产应对也不错。

随后他说了一下和阳山县谈判的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阳山那边想让合作社把根基转移过去。

这根本不可能,社里的资产是全体社员的辛勤积累所得,怎么可能不要根基了呢

方唯并不打算在外县培育稻种,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培育倒是可以。阳山县不肯让步,目前正在来来回回的扯皮。

“那就慢慢谈,我们不着急。”

方唯没有急于求成的想法,一开始谈不好就等于是地基没有打牢,未来都是隐患。

如果阳山县非要揪住稻种的事情不放,那么他就只能遗憾的退出,那个农场对他来说没那么重要。

赵金生走了之后,他继续处理了两件公务,然后去了工业园区。

园区的企业入住率很高,但还有一些空置的厂房。他去看了辣椒酱厂附近的厂房,觉得这个位置不错,和五金厂隔得比较远。

在附近转了一圈,方唯便去了辣椒酱厂。

“支书,你可是稀客,来视察工作”

“不是,我找你有点事,咱们进去谈。”

听说方唯来了,张楚一溜小跑迎了过来。

他以为支书是来视察工作的,觉过并不是,对方是来找他的。

于是两个人去了张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随即送来了茶水和两样水果。

“老张,我有个想法,打算在辣椒酱厂的基础上成立一家食品公司,然后再建一个厂子,专门做板栗的深加工。”

这件事方唯考虑了很久了,之前也和理事们通过气,他觉得现在的条件基本成熟。

鉴于张楚良好的表现,他打算让张楚担任食品公司的总经理,以后负责两家工厂的运营、

“支书,不是我吹牛,食品行业都是相通的,我有信心做好新的工厂。”

张楚倒是不打怵,反而是主动请缨。

方唯笑着点点头,他喜欢对方这种态度,也相信对方能做好。

“你最近抽空出去考察一下,回来后就订购设备,尽快让新工厂投入运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