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贼巢财物归百姓,欢声雷动谢青天(2 / 5)
人哭喊道:“将军您评理!这镯子内侧刻着‘春’字,是我娘家给的嫁妆!” 另一个梳着发髻的妇人也急得满脸通红:“我夫君去年给我打的,不信您看,这里有个小缺口!”
陈天佑接过锦盒仔细端详,忽然问道:“你们说的春字,是单字还是双字?” 穿青布衫的妇人愣住了:“就一个春字啊。” 陈天佑指着镯子内侧笑道:“这里分明刻着‘迎春’二字,想来是张迎春家的物件吧?”
人群后传来应答声,一个年轻媳妇挤上前来:“正是民妇!这是我娘给我取的闺名。” 梳发髻的妇人顿时红了脸,连连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记错了样式。” 陈天佑笑着摆摆手:“无妨,都是遭了贼寇的苦主,咱们互相体谅。”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挤到前面,怀里的娃娃突然哭闹起来。她慌忙掏出怀里的干粮想哄,却发现布袋早就空了。陈天佑见状,让亲兵取来一篮糕点:“大嫂先给孩子垫垫肚子,你的东西登记好了吗?”
年轻母亲接过糕点,眼圈泛红:“登记了,谢谢您陈将军。我家那口子去年被贼寇打伤了腿,这些被抢走的药草和布匹,真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 她看着手中的东西,心中满是感慨:“陈将军,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孩子以后又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陈天佑微笑着说:“大嫂,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你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就满足了。”
分发到晌午时分,一个瘸腿的货郎拄着拐杖来领东西。他指着一堆药材激动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当归、枸杞、还有那箱银针!” 账房先生皱眉道:“可是登记册上没你的名字啊。”
货郎急得直跺脚:“我上月刚从四川过来,还没来得及在保甲登记!这些药材是我全部家当,不信您问李掌柜!” 陈天佑见他不像说谎,问道:“你这银针有什么记号?” 货郎连忙道:“针盒底下刻着‘济世堂’三个字,是成都府的老字号!”
亲兵检查后果然发现记号,陈天佑当即说道:“按规矩本应核实清楚再发,但看你确实急需,先领回去吧。下午到营里补个手续就行。” 货郎千恩万谢,抱着药材小心翼翼地往回走。
旁边一个卖豆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