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无根上师(2 / 3)
人,不由一愣。他们知监院不打妄语,忙拜上前拜见。
段木道:“幸得师叔祖武艺高强,才没酿成大祸。”
刘轩微笑道:“若非你二人心存仁慈,对我那侍从手下留情,我早已败北。”二僧自知师叔祖武艺远胜于己,听刘轩说得如此谦虚,不由得暗自钦佩。
槁木见两个师弟狼狈不堪,脸上更是被抓出数道血痕,显然是他们被俘后,又遭人殴打所致,不由暗自皱眉。
段木会意,解释道:“监院,我二人的伤,是因行刺引得众多女施主震怒,她们自发所为。与师叔祖无关。”
槁木微微点头,想到短短一日,椰羶部女子便如此拥戴刘轩,顿时想出解决心中那个难题之法。
这么多人涌入寨中,帐篷自然容纳不下,众人便都席地而坐,倒也不显拥挤。晚间,他们便在外面进食,而刘轩与几位僧人在帐中共用素斋。
饭后,槁木对刘轩道:“师叔祖,弟子有个不情之请,望师叔祖成全。”
刘轩道:“但说无妨。”
槁木道:“黑山与白山的牧民因惧怕马匪再来,不敢回部落居住,现都暂居呼伦寺。可我寺一来容纳不下这许多人,二来她们多是女子,久居寺中实在不便。恳请师叔祖大发慈悲,将她们收留。”
刘轩闻言,心中一动:那两个部落尚有千余女子,光吃饭便是大问题,这和尚分明是想甩包袱给自己。
但他深知一人所创价值,远胜所食之粮。经槁木一提,刘轩开始考虑这些牧民的安置问题,以及背后蕴含的战略机遇。
高车和高昌本属于大唐北庭都护府,想要重开丝绸之路,将两国纳入北汉疆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高昌作为华夏人建立的国家,刘轩实在不想象对待吐谷浑等国那样武力收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和平统一。而乃鲁等四个部落,对刘轩将来经略高昌,又能提供一些帮助。
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刘轩得知,高昌国和西域诸国一样,只注重王城,对周边所属的部落管理松散。只要按时缴纳赋税,打仗时出些辅兵和民夫,朝廷几乎对这些部落不闻不问。对部落之间的厮杀,也不怎么管。
所以部落想要延续下去,主要是防范其他的部落,如果自己利用救赎者和活佛“师弟”的身份,便能将四个部落合为一部,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虽然现在这些部落男人很少,但她们人数众多,若是组织起来,对付寻常马匪,还是没有问题的。
以前,刘轩因急于回国,这些不曾考虑,可如今见到腐木,自然可以让他回国报信,自己留在高昌一段时间,把这四个部落整合起来。
想到此处,刘轩沉吟着说道:“可这些人都是投奔呼伦寺的,未必愿随我去乃鲁。”
槁木听刘轩并未拒绝,心中一喜,连忙道:“师叔祖剿灭马匪为她们报仇,众人皆视为恩人,自然诚心归附。稍后弟子便去与牧民分说。”
此时,外间空场之上,千余女子席地而坐。跳动的火把映照着一张张迷茫的面容。仇虽已报,她们却不知今后该何去何从。
见刘轩等人从帐中走出,众人目光齐刷刷投来,场中霎时鸦雀无声。
槁木缓步走到众人跟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诸位施主,托佛祖庇佑,如今你们大仇得报。然佛门戒律森严,以后你们不便再回呼伦寺居住了。”
“圣僧,那我们该去往何处?”一名女子焦急地喊道。随即众人纷纷哀求,夹杂着啜泣之声。
“诸位施主请静心。”槁木提高声音,大声说道:“我寺已为你们寻得去处,比在呼伦寺更为妥当。”
说完,他指了指身旁的刘轩,道:“这位,乃是贫僧师祖无尘活佛的师弟,无根活……无根上师。他佛法精湛,宅心仁厚。将引领你们走出困境,永远庇护你们周全。”
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