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百年重托(1 / 2)
刘轩道:“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十七举着火把凑近,大声朗读:“大唐北庭都护府戍卒张云明,于此绝笔记事。僖帝十四载,突厥破城,杨大都护率众死战,命吾等十人护宝入岛。九位弟兄相继病殁,唯余某独守二载。自知大限将至,特录同袍名讳于此:
孙定边、赵长庚、李承恩、冯破虏、周广孝、郑怀远、吴铁衣、王镇疆、钱守义。
吾等十人,护宝四十余载,未尝取一分一毫。若后世君子得见此宝,望助大唐重光北庭,则吾等虽死无憾。——张云明绝笔。”
落款是“大唐僖帝六十年元月”。
张云明去世时,唐朝已经分裂成汉、宋、蜀三国,自然没有这个年号。可他却不知中原早已改朝换代。
三人肃然起敬,默立片刻,刘轩沉声说道:“把墙上的字都抄下来。以后北汉学生的课本上,要有这些孤胆英雄的事迹,让华夏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
走出山洞,零三和零四正在洞口警戒。依壁上所载,几人在不远处找到九座小土丘,这里埋葬着另外九位守宝士兵。近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坟头已经很难辨认,若非壁文指引,纵至跟前也不知此地长眠着九位忠魂。
零二已经摇船把其他侍卫都运到了岛上。众人一起动手挖坑,将张云明的遗骸郑重安葬。
安葬完毕,刘轩带着众人站在十座坟前,躬身行礼。他郑重说道:“各位英雄,你们已经光荣完成任务。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些后辈的事了。各位放心,刘轩绝不会辜负杨将军和你们的重托,定然完成诸位百年遗志。”
返回对岸时,十五一边摇橹,一边低声问道:“陛下,部落里那两个女子也知道了那个山洞,她们能守住秘密么?”
刘轩望着湖面轻叹:“此事难说,只能盼她们懂得分寸,管住自己的嘴巴。”若是秦修、蒋傲在此,自有手段叫人永远缄口,但他却不愿行此下策。
十五本欲再问是否要灭口,话到唇边却又咽了回去。追随陛下多年,他深知这位主子虽杀伐决断,却从不滥伤无辜性命。
荒岛开发之事刻不容缓,次日黎明,刘轩便着手安排人员登岛。他命人先将三十名女兵分批运往岛上开荒拓路,采伐林木,兴建屋舍。若遇部落危急,此岛便是最后的避难之所。
只是他们仅有一叶扁舟,运送甚为缓慢。往返需要两个时辰,一天也不过运送三五趟。刘轩便让三十名女兵,和二十名扮作僧兵的北汉士兵常驻岛上。
这日晌午,乃鲁琪随船登岛,见四处人们都在劳作,不由欢喜道:“主人,这岛以后有人居住,总该有个名字才是。”
刘轩负手而立,遥望湖面烟波,沉吟片刻道:“便叫‘十忠岛’罢。”众人皆露不解之色,唯十五等亲卫心中雪亮,深知陛下如此命名,乃是为纪念那十位守宝英魂。
一个月之后,第一艘运输船下水,将部落里第一批女人运到十忠岛。
刘轩站在岸边,环视众人,朗声道:“西峰乃是圣峰,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入。”声虽平和,却自含威严,众人皆垂首应诺。
自此,十忠岛上日渐繁忙。部族女子们砍树伐木,开辟田亩;士卒们采石挖土,构筑工事。岛上先后建起三十余间木屋,修了环岛道路,设了两处码头,又辟出菜畦药圃,竟渐渐显出几分世外桃源的气象。
唯西峰始终寂静如初。部族中人远远望见峰顶云雾缭绕,恍若真有英灵庇佑,更添几分敬畏之心。
十忠岛建设之事,皆秘密进行,刘轩不想让外人知晓。就是娜扎部内部,也仅有那些水兵,和三百名参与建设的成员知道,其余人亦不知情。为此,他特命三名木匠迁居岛上,一则为避人耳目,二则便于营造之事。
刘轩每日乘舟往返,查看岛上建设情况。但大多数时间,他还是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