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因地制宜的布局(1 / 3)

加入书签

先拍专题纪录片!

之后播出,让人知道,蓝星二手贸易集团的总部大厦的控制后台有多么的先进,已经达到半智能化的水平,而这一套的控制后台,是由他们自己编写出来的。

加之他们蓝星二手贸易集团的研发中心,里面就有好几个是深南大学的受聘教授,那么再出好几个受聘教授,到分校区里去组建打造这个人工智能专业,是否可行呢?

简直不要太可行了。

由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记录片为由头,让很多人都见识到什么叫智能,再让教育部门方面认识到国内其实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很高深了,就在蓝星二手贸易集团里。

再由蓝星二手贸易集团出师资力量,教职工,那么成立这样一个专业,也就完美了。

风险的评估,打上一个实验性的新开专业,必然会很关注学生能否学到东西,之后就是就业的问题。

特别是后者,非常重要,要是在学校里学不到什么,岂不是耽误学生的前程么?

可教导地的基础,是软件编程,那么也就没有多少的风险了,哪怕是不行,退求其次,从来方面,也可以选择普通的软件编程嘛,也是热闹的行业阿。

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最少这个实验性是可以得到通过的。

不得不说,很因地制宜!

本来记录说专题记录片的事情,就刚刚设定,两者之间在这之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却是被硬生生的关联起来,这可不是一般的脑子可以做到的。

恰恰许凡就是可以。

这也是很全能机器人佩服的地方。

“老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有很大的机率是可以取得成功的!”林志如是的说道。

“可能性很大!”

许立也跟着开口的,别看他们顶着秘书和助手的名头,可实际上也是高层之一,平时帮忙出谋划策,是离不开他们的:“不过想要申请下来,估计也要等到招生开始的第二个学期了!”

“已经过了申报的时期了!”

许凡自然很清楚这一点,从确立了分校园之时,就已经上报了上去,也已经批准下来,现在再申请一个专业,有些赶时间了,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