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局势稳定了下来,一切都看上去很是平静。
这一天,一件八百里加急被送到了御书房。
“赵家居然造反了!”
看完之后,李婉儿站了起来,脸色极其难看。
“真的假的,他们这是脑子进水了吗?”
赵寒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些人早在北蛮人打过来的时候没有造反,西夷人打过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造反,甚至南胡人都快杀到了京城下,他们也没有造反,却偏偏在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才造反,这种小天才的行为,除非是脑子抽筋了,他想不到还有其他什么解释。
对于赵寒的反应,李婉儿一点都不意外,他将一份文件递到了对方面前:“这是赵家的资料,你看一下就明白了。”
这份文件不仅记录了赵家的成员关系,还记录了他们这些年来的发家史,将文件看完,赵寒这才明白过来。
赵家是南陵郡的豪强,根据文件记载,早在开国之初,赵家的先祖原本只是一个小兵,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背着太祖逃过了敌人的追杀,被太祖所赏识,一路升迁,最后受封于南陵郡。
这些年来,赵家也出过不少的大官,但他们的根基则是一直在南陵郡。
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将南陵郡打造的如铁桶一般,当地人便戏称:流水的郡守,铁打的赵家。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赵家在当地可谓是一手遮天。凭借强大的权势,他们垄断了当地的许多产业。
然而,人总是贪婪的,这一任的赵家家主并不满于此,他在郡内扶持了大批的山匪,凡是过往的商贾百姓,没有一个不被他们打劫的。
不仅如此,他还将主意打到了那些百姓身上,凡是南陵郡境内的百姓,没有一家不交纳岁粮的,这使得许多百姓都逃出了南陵郡。
而历任郡守强势一点的,则是被赵家收买,弱势一点的,畏于赵家在当地的权势,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靠着这些山匪,赵家积攒下来了惊人的财富。
而这一次赵寒和李婉儿的变革,有一条是专门针对那些山匪的,这就严重触动了赵家的利益,几乎是完全可以说是断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