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足够的耐心(1 / 3)

加入书签

一旁的李慕芸也附和道:“赵寒,你有什么话,尽管对姐姐说,你放心好了,姐姐不会追究的,她只是想要把大周治理好而已。”

“你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些黎明百姓,也帮姐姐出出主意。”

“好,我就说了。”

赵寒点点头。

“如今大周最大的隐患,在于民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取天下和守天下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这天下的民心所向嘛。”

“但是现在,我朝的绝大部分田地,都掌控在那些乡绅豪强的手中。关键是这些人不用缴纳税赋,反而是那些百姓,一家几口人,却只靠几亩薄田养活,生活本就困难,还要面对层层盘剥。”

“这些百姓吃不饱肚子,拿什么去交赋税,长此以往,朝廷所能收上的赋税便会越来越少。”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便只能从那些乡绅豪强身上下手。”

“这些人掌控了大量的土地,若是能从他们身上收服赋税,朝廷每年的收入,便可以翻好几番。”

“如此一来,我朝的国用紧张问题,便迎刃而解,而那些百姓少了朝廷的盘剥,日子也会宽松许多,他们便不用落草为寇,躲避赋税,民间的形式也会稳定许多。”

“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的难题。”

李婉儿苦笑道。

大周财政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官绅从不缴纳赋税,这个她又岂会不知道。

在建国之初,大周的土地兼并问题还不像现在这般严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乡绅豪强勾结地方的官员,不停的掠夺那些百姓的土地。

随着百姓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大周每年收取的赋税便一年少过一年。

与此同时,大周的外部环境开始变得恶劣起来,这连年征战,每年的国用一年高过一年。

无法节流,便只能开源,于是,在那些大臣的逼迫下,只能将主意打到了老百姓的身上,从建国到现在,已经接连加了七八次的赋税。

若只是朝廷的赋税也就罢了,由于国用紧张,朝廷拨款不够,便给了地方收取税收的权力。

于是,各种苛捐杂税横行,压在了百姓的头上,这让他们本就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