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怀疑(2 / 3)
一下,再增加一成的税赋,应该就够了。”
“一成的赋税?”
那名大臣冷笑了起来:“你说的轻巧,这几年来,赋税一加再加,那些百姓已经不堪重负,再增加一成,你这是要把他们往死里逼,到时候,那些百姓揭竿而起,你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户部尚书没好气道:“你这话说的,增加赋税是我想的嘛,不这样的话,每年的国用从哪里来!”
这些大臣越吵越激烈,最终,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李雄被说的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命这些大臣都先回去。
到了第二日早朝,商谈的重点自然还是枫林郡的战事。
这些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又吵得不可开交。
这让李雄听得是一阵头大,只能将群臣都轰了出去,将李淮留下。
李淮的立场,自然是一力主战,他分析了讲和和开战的各种利弊,这和李婉儿在书信中所提及的,几乎是一致。
其实,李雄也知道,讲和纳贡这种事情,无异于割肉伺鹰,只会令大周越来越虚弱,而西夷越来越强大。
但他也是没有办法,大周军队的战力,一年不如一年,若是打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的话,丢掉枫林郡事小,若是西夷大军长驱直入,他的皇位怕是都保不住。
这也是为何,这些年来,他一直倾向于讲和的原因。
所以,即便是李淮极力要求开战,李雄迟迟还是不能下定决心。
而随着朝廷上的争吵,西夷战事的消息,开始在市井间散播开来。
那些士子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取消对西夷的岁贡。
甚至,他们还写了不少的诗词,在茶楼和青楼传唱,讽刺朝廷讲和的策略。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舆论,都倾向于主战。
这些声音,都一一传到了李雄的耳朵里,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作为皇帝,他可不想被人扣上一个昏君的帽子,尤其是在朝中有权臣存在的情况下,他更是不能不顾忌自己的名声。
这让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人也憔悴了许多。
就在他发愁之际,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