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进县城1(1 / 3)

第5章进县城1

余坤安与余坤清各自背着背篓,出发去县城。从余坤安他们村步行至县城,可以抄小路,但是即便是脚程快大约也需要五个小时。

此刻,约莫下午两点,他们必须赶时间,赶在收购站关门之前抵达县城。于是,两人计划先前往镇上搭乘班车,以节省时间。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蒙河之上那座横跨两岸的石拱桥前。石拱桥桥身呈优美的弧线,桥下河水潺潺,昼夜不息。

这座石拱桥,名为“虹渡桥”,以青石板铺就桥面,三孔相连,全长七十六米,宽三点五米,横跨于余湾村与田坝村之间,是余湾村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它依旧坚固如初,每年村里都会组织人力进行修缮。

或许是因为桥名取了“洪渡”的谐音,在余坤安的记忆里,蒙河始终温柔流淌,即便暴雨倾盆,河水也只是变得浑浊,从未泛滥成灾,淹没沿岸的庄稼。村里还开凿了数条水渠,引蒙河的水灌溉农田,可以说,蒙河就是两岸村庄的母亲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过了石拱桥,再走走就是相对地势比较平坦的田坝村了。

田坝村名副其实,就是一个平坝子。这里地势开阔,道路平坦。田坝村因村委的远见卓识,不仅种植水稻,还大力发展烤烟等经济作物,因此村民生活较为富足,村中甚至拥有两台拖拉机。

而余湾村至今仍依赖人力或马车进行运输。就连孩子们上学,余湾村的孩子也要步行四十来分钟,前往田坝村的村小学就读。

余坤安与余坤清走过石拱桥,行至田坝村的烤烟房时,恰逢村里的拖拉机正在装载打包好的烤烟。

余坤安上前询问,得知这批烤烟正是要运往县城的烤烟收购点,而且还是今年的最后一批。两人喜出望外,便搭上了这趟顺风车,一同前往县城。他俩也和司机熟悉起来,知道司机叫赵前进。

一路上,余坤安俩人与司机赵前进闲聊起来,同时欣赏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讲眼前的景象和后世做对比,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约莫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县城。

县城与乡村的景象截然不同,有楼房,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