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食费用。
余母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水稻刚刚收割完毕,按照书记的通知,留足预留粮后,分到家的口粮:稻谷有2600斤、玉米1800斤、小麦600斤,还有土豆和红薯等杂粮,足够吃到明年粮食收获的时候了。而家里现有的钱财,仅156块,离建房所需还差一大截。
余父虽然是个木匠,但是现在大家对家具的需求还很小,只有子女婚嫁的时候才会打打大件的家具,所以收入也不多。
伙房那边,余大嫂、余二嫂正在伙房里忙着烧火、洗菜、做饭。
媳妇王清丽则带着小儿子在后院扯着黄菜叶,准备剁碎了喂鸡。
余父、余母以及余大哥、余二哥坐在院子里的木凳上,正商量着家里未来的生计大事。
余坤安挨着余奶坐着,一声不吭,也插不上话,在这种场合,大家似乎都习惯性地忽略了他。
其实,余坤安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看着家里的情况,觉得自己不能一直这么无所事事。
他琢磨着过两天还是得叫上余坤清去山上转转。
他们这的大山植被茂密,大山深处到了前世都还没有人进去过,里面完全能完全隔绝信号,也只是听说有喜欢冒险的人会结伴进山,但是都没有进到老林子里。
余坤安心里清楚,那大山里面可都是宝啊!山上有数不清的草药,那些可都是能换钱的好东西;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到些野味,改善改善家里的伙食。
余母率先开口说道,“当家的,如今分田到户了,你说咱们是不是去寻摸寻摸,养上两头猪崽,到明年年底,估计一头猪能养到200斤左右。”
她一边说着,一边算起了账,“按照收购站的收购价,毛猪7毛5分一斤,年底也能有300多元的进账。还有,多养些鸡,多攒些钱,明年先把老大的房子给建起来。”
余父抽着旱烟,闻言将烟斗在凳子腿上磕了磕,他皱着眉头回应道:“是要养猪崽换点钱。大队到冬天还会组织劳壮力去县里挑石子修路,一天一人能有5毛钱的收入。等把小麦地翻好种上,我和老大、老二就去,先攒些钱。”
余父这番话里,直接把余坤安给忽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