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镇上卖鱼 买猪崽(2 / 5)
借用是要收费的。租一天马车得1块钱,这都到中午了,就按半天算,收你5毛,你看行不?”
“行嘞,老山叔!不过我这会儿身上没带钱,等下午我送马车回来的时候,一并交,您看行不?”余坤安赶忙应道。
余朝山倒也爽快,毫不犹豫地手写了一张借用马车的条子递给他,说道:“行,你拿着这条子去牲口棚找老赵就行。”
余坤安接过条子,道了声谢,便匆匆朝着牲口棚走去。刚到牲口棚,就瞧见老赵正弯着腰,往马棚里丢草料。
“赵叔,喂马呢!”余坤安热情地招呼道。
老赵,大名赵大强,五十多岁的年纪,因为腿有点瘸,干不了重活,村里便安排他照管牲口棚里的牛马,给他算工分。
听到余坤安的声音,老赵直起身子,笑着问道:“是阿安啊,你过来干啥呢?”
“赵叔,我刚跟村长申请了,借用村里的马车半天。”余坤安说着,把条子递给了老赵。
老赵接过条子,仔细瞧了瞧,便转身牵出马来,手脚熟练地帮他套好马车。
余坤安谢过老赵,利索地爬上马车,一扬马鞭,先赶着马回了趟家。
他翻箱倒柜找出杆手杆秤、一个大木桶、一个大木盆,还有几个编织袋,又去房屋边砍了一小捆棕榈叶,这才朝着浅滩赶去。
到了浅滩,余坤安和余坤清两人便忙活开了。把鱼分别都装到桶、盆、编织袋里,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水坑里的鱼都收拾妥当,装上了马车。
为了给鱼儿们遮遮太阳,隔绝一下热度,他们还在旁边扯了好些芦苇草,密密实实地盖在上面。
一切准备就绪后,两人便赶着马车往镇上赶去。
特意绕到家门口时,停下马车,余坤安往家里拿了两条大草鱼、两条鲶鱼,还有2斤左右的白条鱼放在水池里。
余坤清也拿了一条鲶鱼、一条草鱼和10来条白条鱼,送回家去,让家里人也尝尝鲜。
随后两人坐上马车,朝着镇里方向赶去。其实,他们所在的村子离镇上并不算远,满打满算也就七八公里的路程。
若是步行去镇里,抄近道走那些弯弯绕绕的小道,也就花上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