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四点钟,家里的小崽子们也陆续跑回来了。
余文波和余文浩哥俩的棉袄袖子上、前襟上,明晃晃地缀着几个被摔炮火星烫出来的焦黑小洞。
余大嫂和余二嫂看得直瞪眼,可大过年的讲究不能打孩子,只能把这顿“笋子炒肉”先记在心里的账本上,嘴里骂着:
“小讨债鬼!新衣裳才上身就糟蹋!等着过了初五!”
堂屋正中的香案上郑重地摆好了供品:方方正正的刀头肉、几个青黄色柑橘、几碟自家炸的酥脆点心和几碗冒尖的白米饭。
余父点燃了香烛,青烟袅袅升起,这是开始请祖先回家过年了。
然后带着余家一群人在香案前磕头跪拜。
村里陆陆续续响起了“噼里啪啦”开饭的炮仗声。
余坤安哥仨也拿着长长一挂鞭炮到院子里点上。
在震耳欲聋的爆响和弥漫的硝烟味儿中,他们家的年夜饭热热闹闹地开席了。
余母她们今天使出了浑身解数。桌上硬菜摆得满满当当……吃得一家人满嘴油光,心满意足。
这顿饭吃得慢悠悠,没人急着下桌。
吃完饭,王清丽想搭把手收拾,被余母坚决按回了椅子上:“歇着!用不着你!”
她带着两个儿媳利索地收拾停当。
终于到了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发压岁钱!今年几家人手头都宽裕了,给起红包来也格外大方。
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厚厚的红纸包,里面包着崭新的五角钱!
“谢谢阿奶!”“谢谢大伯娘!”……孩子们欢呼着,小手紧紧攥着红包,小衣兜瞬间就鼓囊囊的了,小脸上全是兴奋的红光。
王清丽三妯娌也给老太太、余父余母每人准备了一个大红包。每个红包里都整整齐齐地放着两张大团结。
三位老人都乐呵呵地接过红包,老太太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连声说:“好,好!你们都有心了!”
余坤安就听见余文波和余文浩兄弟俩拆开红包,捏着里面崭新的纸币,凑在一起兴奋地嘀咕:
“五毛!是五毛!崭新崭新的!”
“摔炮三分钱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