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林、王清年两兄弟也闻声出来,脸上带着笑,一左一右围着余坤安坐下,比上次见面显得亲近热络多了。
王清年性子活泛些,拉着余坤安就说开了:
“姐夫,跟你说!我们这阵子又往县里跑了三趟卖竹鼠!现在村里好几家都眼热,跟着我们一起抓竹鼠往镇上、县里送,这下可好,林子里的竹鼠都不好逮了!”
王清林也接上话,声音里透着兴奋:
“姐夫,爹编的那靠椅在县里真抢手!上回我们多带去的几把竹椅都卖出去了。何哥订的靠椅我们也交了。赵阿奶还又帮我们揽了好几把新椅子的活儿呢!”
余坤安听了,打心眼里替他们高兴:“那太好了!打开门路就好!可得好好谢谢人家赵阿奶!”
“嗯!记着呢姐夫!上回去县城,特意给赵阿奶送了一把爹新编的靠椅,还有咱家自己腌的酸笋和晒的笋干!”
“姐夫,我们现在得空就跟着爹学编竹椅的手艺……”王清年也补充道。
“好了好了,都别缠着你姐夫了,他赶了大半天路,先让他垫垫肚子!”王母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米酒煮荷包蛋走过来,“阿安,你先吃着,我这就张罗晚饭去!”
因为姑爷上门,王家的晚饭比平时提前了不少。
吃饭时,余坤安想着还得赶路回家,王父给他倒酒他摆手婉拒了。王父便一个劲儿招呼他多吃菜。
饭后,余坤安陪着王父坐着说话。
“爹,家里给清林盖新房、娶媳妇的钱,还凑手吗?要是有难处,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余坤安关心地问。
“阿安,这个你甭操心!”王父脸上带着宽慰的笑,“这几趟进城卖竹鼠和靠椅,家里进项稳当了不少!给阿林盖房娶亲的钱,够用!你就放宽心吧!”
“够用就好!”余坤安听了,心里也踏实了。
这时,王母已经把背篓里的年礼都归置好了,又手脚麻利地把准备好的回礼塞进背篓——有给外孙的吃食,甚至还想让余坤安给王清丽捎上一篮子鸡蛋……
这些都被余坤安拦下了,他实在不想再背着这么沉甸甸的一篓子赶夜路。
最后还是王母拿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