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草地边,余大伯牵着一大一小两头黄牛,正等着牛啃食路边的青草。听见动静,他转过头来。
“安子?你这一串尾巴,带地里干啥去?”
“摘点桑叶。”余坤安回道。
“你娘她们养的蚕,是不是快到捡亮蚕准备上山的时候了?”
这“上山”是他们的当地话,就是用稻草扎成蚕簇,把停止进食、身体变得透亮(俗称“亮蚕”)的熟蚕放上去。熟蚕吐丝前会本能地往高处爬,寻找结茧的地方。
“哦?那快了。等要上山了,要是忙不过来,喊我们一声。”余大伯点点头。
俩个人简单说了两句,便各自忙去。
几个孩子一步三回头地瞅着两头黄牛,余文波看得入神,差点被块石头绊个跟头。
“看啥呢?眼珠子掉牛身上了?好好走路,小心摔个狗啃屎!”余坤安小声提醒道。
“老叔,咱们家只有马,还没牛呢。咱家也买头小牛崽呗?”
“买牛?谁放?你放?”余坤安挑眉。
“嗯嗯!老叔,我要当放牛娃!”余文涛挺起小胸脯。
“我也要当!我还要骑牛玩!”余文波不甘落后。
“阿爹,骑牛牛……”余文洲奶声奶气地跟着喊。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余文涛摇头晃脑地背起了诗。
余坤安乐了,“嗬!余文涛,长能耐了哈!说这话还给老子拽上诗文了,成小夫子了?”
“嘿嘿,老叔,我想放牛玩!”
“关我屁事……”
“老叔,你才有大钱买牛啊……”
“找你们爹娘说去。”
“那我的屁股会被抽烂的……”
“放牛就那么好玩?”
“放牛当然好玩了,我们老师还教我们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呢!王二小是小英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他忍不住哼唱起来。
“我也会唱!……”其他孩子立刻跟上
几个孩子刚刚还想求着他买牛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