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轻松解决(2 / 2)
到酒席撤下,屋子里仅剩他们三人时,张卫东不动声色地问起大肥猪的事。
卢子风没有隐瞒,直接说道:“我跟你们说吧,这里面的道道可深着呢……”
像轧钢厂、机修厂这类大型工厂,物资的供给上都享有优先权,这是国家的一种优待。
但优待上也是有差别的。
毕竟物资调配很难做到绝对公平。
有的厂多得一点,有的厂就会少得一点。
但只要数量上满足需求,便无人追究。
卢子风答应他们的大肥猪,就是机修厂费尽周折从乡下收购站搞来的。
现在,国家收购肥猪实行的是“购一留一,购留各半”的政策。
就是说,生产队养两头猪,必须先上交收购站一头,剩下的一头才归生产队。
生产队的社员通常把小点的猪交给收购站完成任务,而留下大猪养肥后再私下出售。
像机修厂这种两百多斤的大肥猪,至少要养两年,还得舍得用饲料喂养,否则根本养不大。
而且猪越大越重,收购价就越高。
普通一百多斤的猪,售价也就四五十元左右。
这头两百多斤的大肥猪却花了机修厂一百二十块钱,堪称天价。
所以各厂能买到什么样的猪全凭自家本事了。
卢子风讲得平常,张卫东和顾建业却听得心惊。
更关键的还在后面。
各厂配给的物资额度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到手的却大不一样。
比如一千斤肉的指标。
你买的是精猪肉,我买的却是边角料。
相同的斤两,吃起来味道上也差别不大,可成本却是天差地别。
张卫东和顾建业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轧钢厂食堂的饭菜一直不咋样,大家都以为是物资匮乏的原因,只求能吃饱就行。
可如今听卢子风这么一说,显然轧钢厂的物资采购有猫腻。
国家一直重视工业建设,即便是困难时期也是优先保障工人的。
没道理轧钢厂的伙食水平一直原地踏步?
显然,有人在拿边角料充数,省下钱中饱私囊。
张卫东眉头微皱,心中下定主意回去和杨厂长交流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