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4章 滴水不漏的敬佩(2 / 3)

加入书签

通不便的地方投资建设一个面向高端市场的康养中心,我们集团内部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顾虑。”

他指了指地图上百草乡的位置:

“这里三面环山,进出只有一条山路,离县城也比较远。

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大多是来自大城市的富裕阶层,他们对于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设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把康养中心建在这里,恐怕……吸引力会大打折扣,运营成本也会居高不下。”

李若男连忙解释:

“黄总,百草乡的交通问题县里已经在规划解决了,而且正是因为它的偏僻和原生态,才更具有独特的康养价值,远离尘嚣,空气清新……”

“这些我们都理解。”

黄副总打断了她的话,摇了摇头:“但商业投资,终究还是要考虑市场接受度和投资回报率的。相比之下……”

他将手指移到了地图上另一个位置——位于盘龙河畔、与莲城乡相邻的赵家集镇。

“赵家集镇这个地方,我们倒是觉得更合适一些。”

随着手指的移动,黄副总的眼睛亮了起来:“这里依山傍水,紧邻盘龙河风景带,水路交通也相对便利,离县城也不算太远。

如果在这里建设一个以滨水养生为主题的高端康养中心,我们认为市场前景会更好,也更符合我们集团的品牌定位。”

李若男的心凉了半截。

赵家集镇虽然风景也不错,但其周边并没有像百草乡那样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更没有迫切需要通过产业发展来脱贫致富的现实需求。

将康养中心建在那里,虽然对企业来说风险更小、利润可能更高,但却与她最初“精准帮扶、资源匹配”的设想背道而驰了。

“黄总,”李若男试图做最后的努力,“百草乡的药材优势是赵家集镇无法比拟的。

而且,我们县里对于投资百草乡项目的企业,在土地价格、税收减免、甚至药材收购方面,都可以给予更大力度的倾斜政策……”

“李局长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黄副总微笑着摆了摆手,态度却很坚决,“但我们集团的投资决策,还是要以市场评估和风险控制为首要考量。

赵家集镇,是我们目前唯一感兴趣的选址。

如果李局长愿意考虑将赵家集镇的地块拿出来合作,我们非常乐意继续深入洽谈。

至于百草乡……我们暂时不考虑……。”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若男知道再坚持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济仁堂集团看中的,仅仅是江峰县的自然环境,对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深入偏远山区进行精准扶贫,他们显然没有太多兴趣。

又经过了几次接触和沟通,对方的态度始终没有松动。

李若男最终只能无奈地放弃了与济仁堂集团就百草乡项目的合作。

这个她倾注了最多心血、寄予了最大希望、也认为最能体现项目价值的子项目,再一次被无情地搁浅了。

接连的挫折,如同冰冷的雨水,一点点浇灭了李若男心中的火焰。

她坐在空旷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无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残酷。

这个看似完美的多赢方案,在冰冷的商业逻辑和逐利本性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送走了黄副总,李若男独自一人坐在偌大的会客厅扪心自问。

难道,想要做成一件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就真的这么难吗?

她甚至开始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官员最终会选择明哲保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