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手里有粮心里不慌(1 / 2)
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综合实力的比拼。
直白的一句话就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没有钱就打不起仗,甚至是打不赢仗。
最基本的就是粮草,大军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吧?
然而这个时代想要供应一支大军的粮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距离的拉长,送一批粮草到前线,路上的消耗往往已经十去其七。
这次颉利可汗率领着二十多万突厥骑兵南下,虽然被李氏壮奴打得如丧家之犬,但是长安城外二十二县被突厥人烧杀抢掠一空,突厥人所经之处也被突厥人烧杀抢掠一空。
尉迟恭带着两万多右武卫追击,粮草辎重消耗是一大笔。
泾州泾水南岸两万多府兵,被突厥人杀得不足三千,泾州以北的所有地盘,都已经落入了李氏手里。
尉迟恭根本就不敢再带着右武卫继续北上了,只要过了泾州,鬼知道会不会遇到“突厥骑兵”,弄不好全军覆没都很大可能……
李氏已经事实上切断了河西走廊,并且已经准备好了吞并吐谷浑,誓让李氏上下六房老窝与西域大片地盘连片。
会州一万二骁府卫加一千玄甲军,已成瓮中之鳖,皇后着急忙慌的北上原州,不就是想把这支大军接走吗?
心知肚明的事情,已经不必言说。
但是朝廷需要安抚遭遇兵灾的军民,钱粮哪里来?
马上就要入冬了,如果朝廷救援不及时,一个弄不好就会冻饿死一大片。
李二本来就是弑兄杀弟,逼父退位坐上皇位的,朝堂派系林立,秦王府一派又不占优,如果还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场可想而知。
钱粮,一切都是钱粮的问题。
现在李二和秦王府一系的心腹,就是在讨论怎么弄钱粮。
其实历朝历代朝廷没钱了,不是向官员富商下刀,就是朝老百姓下刀。
玄武门之变之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滔天巨浪,就是这场政变只控制在十六卫之间,没有波及到百姓。
老百姓嘛,管你谁当皇帝,老子不照样交皇粮,服劳役,老子才不管你们杀生杀死的……
但是你要是夺走他们本就不多的粮食,让老百姓没有了活路,管你姓杨还是姓李,干死你没话可说。
天下间谁最有钱?
如果是以前,大家都会说皇族。
现在天下人公认最有钱的人,就是从小就张口闭口骂别人穷鬼的永安侯,现在的永乐王,李氏三房的小族长。
其他的不说,长安城六七十里外的李氏庄子,那七千全副武装的李氏壮奴日夜守卫,五百匠人日夜不停修建的巨大粮库,里面有多少粮食就是一个迷。
李氏壮奴日夜不停的用水陆两路,源源不断的往李氏庄子运粮食。
七千李氏壮奴日夜不停的往李氏老窝运粮食,李氏还在从长安城到兰州方向,修了一条八车道的煤渣路,五十里一个服务站,每一个服务站都有一座可供三万人七日的粮草。
除此之外,李氏更是在整个关中高价收粮,只要是粮食都要。
李氏粮行无论什么样的年景,也没有说像其他的家族一样,丰年低价收粮,灾年高价售粮。
所以李氏在贫民百姓中的名声极好,请人干活也是先让人吃饱饭再干活,工钱也给的足。
雇佣期间出了意外,李氏也会给足补偿,真正的把老百姓当人。
让天下人都羡慕嫉妒的是,陇西李氏上下六房两百多万族人,一日三餐不说,还能每个月领一份口粮,四季衣服。
永乐王给李氏定下来了吃一年,备一年,藏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