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各有小九九(2 / 2)

加入书签

。。。。。。

君臣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一个结果,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切都要看皇后娘娘和李大郎谈,其他的根本就没有用。

然后君臣就说到了泾阳李氏庄子的大棚水稻,这下大家都涌跃发言了。

“师古,你家夫人经常去泾阳庄子,李大郎刚刚盖大棚种水稻的时候,你夫人还赶到泾阳李氏庄子收拾李大郎,后来便没有了下文。

你应该知道其中的关节,和大家说说呗。”

颜师古坐在右边角落史官的位置,一直写写画画就没有停下来过,被李二点名后,便搁下笔双手行叉手礼:“回圣上,夫人回来家里只是说,李大郎向她保证,他用大棚种水稻,亩产能达七百斤。

收割完水稻,大棚立马就安排种蔬菜,冬天的时候,刚好反季节蔬菜上市,一茬就能收回成本还有得挣。

李大郎对我家夫人一向尊敬,臣以为李大郎不会故意说好听的哄他的殷娘娘。

按照李大郎的说法就是:长安城里面的百姓好可怜,到了冬天想吃口绿菜而不可得。

他好不容易弄了些绿菜,结果全被长安城里的权贵包圆了,老百姓想买都买不到。

今年他要让整个长安城里面的人,都能在冬天吃到蔬菜。

圣上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关节,应该问大理寺卿戴胄,之前他是司农司卿,与李大郎多有交流,他应该最清楚。”

颜师古刚刚说完,就听颜家老二,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颜相时接话说:“禀圣上,明天我家两位老祖宗便会前往泾阳庄子主持秋收祭祀大礼,明日答案就会揭晓,我等再此猜测,纯属多余。”

颜氏兄弟的话,让在此的君臣都倒吸一口凉气。

大家又不是不懂农活的人,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的亩产多少,能亩产三百斤都算是丰年了,亩产七百斤……

但凡是换一个人说这话,在场的君臣都会吐他一脸。

而天下有名的活财神这样说,君臣还真的是不敢太早下结论。

大家都觉得李俊这个人有点邪门,从败家子到天下人公认的活财神,人家只用了三年。

现在李俊再干大家都看不懂的事情的时候,没有人敢先下结论,毕竟被打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机灵又大胆的人,虽然不明白李俊干的事情,但都在他后面跟着做,就希望跟着活财神身后喝口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