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彪悍的河北人(4 / 5)

加入书签

,最喜欢网络上冲浪,他在天涯论坛上看到过一个帖子,李俊觉得发布这个帖子的大佬,绝对是一个神人。

老天爷在他“撞大运”后,把他送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隋末,整个陇西李氏给他的教育,无不印证了这封神帖的正确性。

虽然后来这个论坛被封了,但是李俊魂回一千多年前的隋末,他依然清清楚楚的记得帖子里面的每一个字。

也许是因为穿越的原因,李俊发现自已的记忆不是一般的好,以前看过的东西,来到这个时空反而是十分清晰的记在自已的脑海里。

这封神帖的全文如下:

权贵阶层常有少年掌权,寒门庶子往往要到了晚年才能得势,这里隐藏着阶层的密码。

社会是分层的,霍去病十九岁横扫漠北的战马背后,是汉王朝卫氏家族的几代积累。

诸葛亮二十七岁的隆中对,凝聚了百年门阀琅琊诸葛氏的智慧结晶。

普通人要用二十年的寒窗苦读,才能获得一张职场的入场券。

而权贵阶层的继承者们,却早早在真实的世界战场里,完成了人生的历练。

这样的差距,当然不是简单的资源倾斜,而是认知体系的全面碾压。

对于很多人来说,二十岁不是青春的开始,而是资本与权力共同浇灌好的成人礼。

世界的规则是分层的,上层掌控着定义真理的权利,下层困守在被规则驯化的生存逻辑里。

寒门庶子的认知天花板,不过是权贵阶层的认知地板。

当普通人把高考当做人生的转折点时,权贵子弟的私人教育,早已涵盖地缘政治,资本运作与人性博弈。

他们的教科书与练习册,可能是大企业的并购案,处理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也可能是操控百万级的舆论战争……

资源的分配是分层的,普通人眼里的巨额投入,在权贵阶层的教育中,不过是基础配置。

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沉淀,能轻易堆砌出超越常人数十倍的试错空间。

他们在华尔街亏掉的上千万美元,叫学习成本,在非洲投资失败被称为战略试水。

这些用真金白银浇灌出的生存智慧,最终会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