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天命之人4(2 / 4)
斩杀于汉地,必要的时候,自已也不是不能给颉利支持,毕竟现在虚弱,但又不至于被人轻易地灭杀了的颉利符合李氏的利益。
这也就是李俊为什么会同意义成公主的和谈提议,并且愿意和她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敌人;今天的敌人,明天也不是不能握手言和,一切都只是利益的交换与妥协罢了。
大人物考虑事情,永远不会非黑即白,一切都只会从自已的利益出发。
这也就是为什么长安城里的权贵,无论如何都不会当面撕破脸皮,哪怕是面对杀父仇人,见面了也会笑着见礼。
至于转过身就互相捅刀子,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表面上大家都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俊经常感叹贵族的圈子真脏,并不只是因为混乱的联姻,辈份乱七八糟的,还有这肮脏的为人处世之道。
李俊很早之前就悟出来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张口闭口就是利益,这没有什么不好,最起码这个人是实诚的,是真小人;
但是一个个人张口闭口就是仁义道德,那么你就一定要小心点了,这个人要吃人了……
而李俊十分的清楚自已作为陇西李氏上下六房利益集团的代表,考虑事情就不能以自已的喜好为基准,而是要从李氏族人的利益为前提。
自已目前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个,为子嗣传承努力。
是的,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说法就是:为李氏集团整体的利益连续性努力。
粗俗的说法就是……甩粒,到处甩粒。
皇家为什么那么重视子嗣?
因为子嗣不单是为了继承,而是为了一个以血脉为绑定的利益集团,在关键时刻进行一个互保。
玄武门之变李二打破了这个千百年来的传统,就注定了李唐皇族的结局。
没有必要为此洗白,二十一世纪中外的世家大族选择的依然是嫡长子继承制,就可以知道这个制度几千年都被大家使用,就十分的灵性了……
。。。。。。
李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