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上位者的基本技能(2 / 3)

加入书签

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的时代,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单位秘书,也能背下上百个电话号码,以及全市各级主要领导的个人履历,生日,住址,社会关系。

李俊前世的时候,看香江的一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堕落文人写的小说《鹿鼎记》,就清楚的记得里面有一个桥段:

各路豪杰开杀龟大会之前,大家要先互相串联私底下联络,本质上是要先彼此之间熟悉后搞好关系。

结果郑克爽串联回来后,九难作为长辈问他会上都有哪些人?

郑克爽却回答人太多了,一时记不得那么多。于是九难对郑克爽的评价就是:看着聪明,实则是草包一个。

而在李俊身边的贴身记事,以及冷姓家生子女子,还有她的一等侍女,二等侍女,三等侍女,甚至是没有等级的丫头婆子,跑腿的,她们和后世那支强军里面的话务女兵是一个性质的。

二十一世纪共和国部队中的话务女兵,不了解的人可能只以为她们只是接接电话找找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而事实上这其中的乾坤非常人所想的那样,她们能把四千多个号码烂熟于心,一分钟之内能准确的输入一百二十个文字和四百二十个数字,三秒就能听音识人。

在考核的时候,班长随机念出来任意一支部队的番号或者是人员的名字,话务兵就要立刻写出对应的电话号码。

考核时一百组号码连续不间断,班长的语速还非常的快,重复三次也不过两三秒,被考者要同步完成听想写一连串的动作。有一处错误就需要再背重考,直到合格为止。

古代的皇帝身边当然也有记忆型辅助的职务,例如万历身边的冯保,他领导的司礼监,负责审阅每日数十份冗长复杂的奏章。

这些文件充斥了儒家的各种术语,典故和专业名词,以及地方赋税,边关军报。冯保需要通宵轮值研读奏章,提炼了核心问题后,次日再向万历进行口头汇报。

他必须精准的记住人名,地名,事件关联,确保皇帝只需要关注关键的段落就能进行决策。

明朝的秉笔太监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十岁之前,就因为天赋聪明被送入宫内的内书堂,也就是特设的宦官学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