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葛明居然懂得养孩子(3 / 4)
有分销商,代理商等等等。
这些东西在李世民看来并不稀奇,虽然古代未必有这样的说法,但是统治者是不可能不懂的,只是没有形成后世如同理论一样的东西。
不过这也让李世民吃惊不已了,毕竟葛明才十三岁而已。
李泰也把酒楼的事跟李世民做了汇报,什么平面图,比例尺等等,也让李世民吃惊不已。
现在的地图确实确实如同葛明所说,无非是标注下大概位置有什么东西,距离不准、山高不准、河宽不准,反正只能勉强用。
李世民觉得要是有一份更加详细的地图,作为一个统帅来说肯定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至于朱雀大街打架的事,李泰自然省略不能说了。
李泰最后说到:“父皇,孩儿长大后一定要游历整个大唐,记录下所到之处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
“好好好,青雀有志向,到时候父皇一定好好支持你。”
李世民也甚是高兴,本就最喜欢这个聪慧的儿子,如今儿子虽然年纪不大,居然有了这样的志向,作为父亲来说没有不高兴的。
再说这是皇家,皇家的亲王有关于学术上的志向,必须好好支持。
这要是真的能成,那就是皇家的脸面,这是皇家文化人的代表。
李世民摸摸李泰的头,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
不过李世民知道这其中跟葛明有莫大的关系,于是笑着说到:“承亁,青雀,以后可以多跟葛明这小子走动走动,别老是闷在宫里读书。”
这话一出口,兄弟俩心中开心几乎在呐喊,不过不太好意思表现出来。
跟葛明出去玩,实在太有意思了。
不但能涨学问,还能看打架,尤其是一个大胖子蹲在地上哭的模样,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等到李丽质到了,兄妹三人又开始演戏了,假模假式的把今天的趣闻说给了李丽质听。
。
。
。
葛明回到尉迟家,开始广英雄帖,给禄伯去信,从老家临渝抽点人手。
每个作坊的精英抽调一部分,等到这边的作坊弄好再做其他打算。
如果想要留在长安也行,想要回去也行。
这毕竟是在古代,故土难离,很多人不愿意离开父母讨生活,尤其是有父母和孩子需要照顾的人。
不过张富贵、戴健这些人是必须来长安的,这些孩子将来葛明有大用处。
读书已经三年多了,在读书人凤毛麟角的古代已经算不得了了。
至于教书的先生也来长安,本就是县学的学子,到了长安可以继续教书,也顺便游学,葛明相信人肯定愿意来。
葛明想念禄伯,所以打算让禄伯亲自带人过来,就不要等什么年底汇报了。
次日一早,这封信就飞奔去了临渝,没有找驿站,而是拜托王来顺亲自去一趟,反正只要不打仗,这些人都闲得很。
第二天李泰早早派人把宅子的平面图送了过来,其实葛明对于建筑太懂,因为古代的建筑要合乎礼仪制度,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犯下大错。
葛明看了李泰的园子,远比自己去过的任何园子都精致,根本就不用做太多改动,否则反而破坏了整体的美。
所以葛明只是把厨房做个规划,其他的院子想办法弄上火炕而已,至于各种家具需要全部换掉。
新式家具是必须有的,跟当年在临渝一样,只要坐上了桌椅板凳之后,多数人都不愿意跪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是个极为兼容的朝代,葛明相信新式的家具在长安又能大卖,不是为了赚钱,完全是为了长者的腿脚,说到底就是为了孝顺。
如今万事俱备,就等着老家的人到了开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