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西南来人(2 / 4)

工,朱由崧有想法也难以一下子实施。

军工厂是吃铁料的大户,考虑到原材料运输问题,只有应天府一个地方,其实这是不行的。

生产原材料受到制约,不但成本高,还影响效率,应该其他地方多开个军工坊才行。

朱由崧让陈子龙带着一些骨干,去南直隶太平府的马岭建新的军工作坊。

太平府马岭有铁矿,马岭现在并不出名,但朱由崧知道,这地方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马鞍山啊。

这时马岭的铁矿还没被发现,是朱由崧特意让人去探查的,已经接到奏报,前两天开采冶炼出第一批钢铁。

所以朱由崧立刻下令在马岭新增设一个军工作坊。

只要马岭的工坊正式运转起来,军工产能再翻一番,那甲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时陈明遇来禀告,“陛下,刚刚有锦衣卫从西南回来了,带回来了几个人,说有关西南的消息。”

“嗯,都有带回来了什么人?”

“回陛下,有石柱土司镇东将军的孙子马万春,还有西南总督王应熊的两名部将,一个叫王祥,一个叫杨展。”

朱由崧愣了愣,怎么南明猛人一下子来了几个。

“快宣他们过来。”

朱由崧听说来的这几个都是西南猛人,立刻让他们来见。

马万春是秦良玉的孙子,王祥和杨展都是明末的很有名的将领。

特别是杨展,那真是一个猛啊。

张献忠率十几万兵马攻打成都,而成都才三千守军,很多人看到铺天盖地的贼军,都吓得逃了。

只有成都参将杨展率领不多的部下出城和张献忠大战,结果阵斩二十几人后被捕。

后来张献忠部将想杀杨展时,发现刽子手盯着自己身上的甲胄,杨展便对刽子手说自己的甲衣沾了血多不好,应该先脱了甲再杀。

又贪婪又蠢的刽子手觉得杨展说的好有道理,想要脱杨展的衣甲时,被杨展反杀。

杨展连斩数人杀开一条血路,跳入江中逃了。

他是史书上第一个记载在刑台上,反杀刽子手逃得性命的人。

“臣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