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新钱(2)(2 / 4)
上的宝泉局铸造成官银,再押解进京师。
这其间要转辗经过几道手,地方官吏上下其手,层层克扣贪污不说,还要算各种折色火耗的开销花费,朝廷的税赋又少了部分。
无论是宝源局,还是分属地方上的宝泉局都太混乱了,铸造的官银和铜钱,不论是形状还是单位,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例如地方上铸造的铜钱,广西铸的折二钱称为桂二钱,福建铸的折三钱则称之为三福钱。
官银有银元宝、银锭,银条,重量从五两的小元宝到500两一大坨的银锭不等,有种地方上认为怎么方便怎么来的感觉。
大明对货币的管理机制很笼统,操作时相对性的就比较繁杂混乱。
朱由崧实在是无法忍受大明朝廷如此混乱的货币制度,所以得整改。
再说现在准备铸造银圆的银子,除了今年的税赋银,大部分投入都是自己辛苦抄了那么多罪臣的家才搞来的。
“朕认为我大明的货币兑换太过混乱,该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衡,今后银圆归宝源局铸造,但是宝源局得从工部划分出来,升为铸币司。”
宝源局负责铸币的官员,只是一个九品大使,朱由崧一点都不放心丢给工部管辖。
但是让内府的宝钞司或者是银作局负责铸造银元,朝臣们肯定是又不乐意的。
还不如给宝源局升级,自己随时能掌握。
今后统一了大明的货币,也是一种高效集权的手段。
自己这个皇帝,不但要紧握枪杆子和笔杆子,钱袋子也得抓牢在手里。
何腾蛟听说皇帝要把宝源局从工部分出去,心里失望,一旁的张有誉却是暗暗舒了一口气。
左懋第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银圆,连连点头,
“陛下设置粮站,用此新钱收购农民手里的粮食,今后百姓们就不用找地方士绅兑换银钱交税,自然也就少了商人和地方官吏们的盘剥,这是德政啊。”
袁继咸拈着胡须,也是连连点头,“好处还不止这点,当今各地银子成色不同,往往兑换标准难以统一。”
“如今有了这种银元,再统一了兑换标准,无论是对地方百姓还是朝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