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云南又出乱子(2 / 4)

院也在要钱,这个和新政挂钩,事关基层官员,也得批。

当张有誉看到工部的预算竟然要200多万两时,急得他差点没跳起来和工部的官员干架了。

但是人家工部官员说了,这200多万两预算,龙江船厂就占了大半。

龙江船厂造的船,都是要用来组建水师维护海防边贸的。

像这次皇帝陛下准备整肃两广水师,调杨展去肇庆,带走了大部分新战船,都是龙江船厂制造的。

没有水师维护海防边贸,万一出乱子,出现海盗啥的,损失的还是朝廷市泊司的关税。

工部官员说得一番话,张有誉也承认很有道理。

现在市泊司的税赋占比很重,龙江船厂造船的钱得批,市泊司关税是万万不能出乱子的,但其他方面就得减一减了,最后批了工部160万。

批了各部几份财政预算,张有誉咬着后牙槽,发现个个都是吞金兽,这税赋银真是不经花啊。

嗯?

突然看到一份天工院的预算表,张有誉顿时就火了。

一个小小天工院,竟敢搞20万两的预算经费出来,这还有天理吗?

那个天工院的宋应星,当朝廷的税赋银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张有誉心里直骂娘,提笔就要否决天工院这笔预算款。

张有誉笔竿子顿了顿,犹豫了一会,心里叹息一声,又改成了2万两。

天工院是皇帝特意弄出来的呢,多少得给点面子。

弄完各部的预算,张有誉发现能剩下的税赋银不足200万了。

就这些还是自己东拉西扯抠下来的,这是要留着压仓的银子,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再放出去的。

毕竟国库没钱,他这个弘光朝大管家不好当啊,其中的苦楚辛酸张有誉是早就体会过的。

当初弘光朝初立,张有誉被朱由崧用中旨硬生生的弄成户部尚书,让一帮江南官员非常不爽。

张有誉初任户部尚书时,可谓是一把辛酸泪,因为朝廷财政问题,地方官员抗税卡税不说,几个军镇天天催饷要钱,急得他直吐血。

现在朝廷财政比起他刚上任时